杨幺主要战役
下沚江之战
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元年(1130—1131年),在杨幺起义作战中,南宋水军进攻洞庭义军,于下沚江(今湖南汉寿东北)被杨幺义军击败的水上作战。四年春,湖南义军首领钟相被俘杀后,杨幺、夏诚、周伦等聚众数十万,退据龙阳(今湖南汉寿),于洞庭港汊交错、险峻岛屿中创建水寨,据陆向水,维舟岸侧,严密设防,继续与官府抗衡。鼎澧镇抚使兼知鼎州程昌寓率军进剿,于鼎口(今湖南常德东,沅水入洞庭湖处)被杨幺水寨义军击败后,焦燥不安,偶得水手木匠高宣献车船(以脚踏木制机轮为动力的大型战船)图样,遂令按图打造。同时招充水军,召募辰、沅、靖(今湖南沅陵、芷江、靖县)等州洞丁刀弩手,合为一军,专习水战,欲报鼎口之辱。绍兴元年,程昌寓率领新造车船及海鳅船队径攻下沚江夏诚水寨。夏诚寨位于下沚江口,唯西南面临陆,其余皆环水,寨内重城重壕,寨外设陷马坑,义军有备,严守以待。程昌寓不顾下沚江窄狭,江水涨落不定,急欲炫耀车船威力,督军疾进。及至寨前,夏诚大开寨门,官军莫测,惧而不敢入攻。寻值阴雨,众兵淹没泥淖数日,俟至天晴,人马已疲。程昌寓欲撤军,奈下沚江水渐落,沚江口滩浅,车船不能出,遭义军奋力冲杀,大败。程昌寓仅乘海鳅船逃脱,车船及水手木匠高宣被义军缴获。自此,各寨义军利用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澧州(今湖南澧县)、钦山、药山、夹山盛产的松杉樟楠等木材,改制创新十余种车楼大船,以轻便海鳅船配合,出没于洞庭湖区,屡败宋军,取得水战优势。
阳武口之战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在杨幺起义作战中,宋军围剿洞庭湖义军,于阳武口(今湖南岳阳西洞庭湖中)被杨幺义军击败的著名水上作战。绍兴元年,湖南义军首领杨幺、夏诚等于鼎口(今湖南常德东,沅水入洞庭湖处)、下江口(今湖南汉寿东北)击败知鼎州程昌寓进剿后,继领数十万义军环洞庭湖域分据水寨数十处,备就车船、海鳅船数百只,兵农相兼,陆耕水战。逾年,田蚕兴旺,实力倍增。三年四月,杨幺自号大圣天王,立钟相少子钟子义为太子,重建楚政权,控制北及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西至鼎澧(今湖南常德、澧县)、东达岳州(今湖南岳阳)、南抵潭州(今湖南长沙)地域,与官府抗衡。南宋王朝惊恐不安,视义军为腹心大患,遂遣军往讨。六月,命王躞为荆南、潭鼎澧岳置制使,统领所部3万禁兵及御前统制崔增、神武后军统制高进部5000人;调韩世忠等部舟船500只、携5月粮从行,并节制荆潭制置司水军统制吴全所部战船数百、兵万余,前往镇压。十月,王躞率水军至岳州,自水路下游进兵;遣统制官右世达率2000兵趋鼎州,会程昌寓于上游,企图两面夹击。二十九日,王躞率军出击,与杨幺车船水军短兵激战,舟船矮小不敌车船,乃败退桥口(今湖南湘阴西南湘江西岸)。后自率神武前军万余人,陆行趋鼎州,转从上游进剿,并留崔增、吴全等设伏岳州蝙山、洞庭湖口、牌口等处,令以待候上游逼逐,拦截掩杀溃退义军。杨幺察其谋,将计就计,预先将上游诸寨民众、牲畜转移至酉港(今湖南汉寿东北酉港镇)隐蔽;以部分水军牵制上游宋军,遣数千人潜乘车船数只,偃旗息鼓,放流东下,诱歼下游宋军。十一月十二日,王躞、程昌寓率3万步骑及鼎州水军,出下让江口,水陆并进,对沿湖义军水寨逐个围剿,所至皆为空寨。时崔增、吴全伏兵待候日久,遣人探望,见湖中飘流数只车船,料为义军溃败,即率所部乘舟船数百,争相入湖,蜂踊而进。将至阳武口,水面宽阔,义军突然擂鼓呐喊,踏车回旋,横冲直撞,将宋军舟船全部撞沉,尽歼崔增、吴全及属下万余人。旋班师酉港,集中车船水军再败王躞等军。
此战,杨幺巧施疑兵,利用车船水上优势,大获胜捷,成为义军击败官军的一次著名的水上战役。
社木寨之战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正月至八月,在钟相、杨么起义作战中,杨么义军在鼎州(今湖南常德),全歼南宋社木寨(今湖南常德东)守军的反击战。三年,南宋荆南、潭鼎澧岳制置使王躞率诸军出鄂州(治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会知鼎州程昌寓所部,入洞庭湖围剿杨么义军,于下游阳武口(今湖南岳阳西洞庭湖中)败绩后,王躞自还鄂州,留统制官王渥、赵兴等四军,转隶程昌寓节制,移驻上让江口(沅水支流,今湖南汉寿境)。未几,义军乘胜集8只车船,满载精锐铁甲士卒出酉港(今湖南汉寿东北酉港镇)进击上游宋军。双方交战于金风口,宋军溃逃。程昌寓恐义军攻鼎州,即于德山沅水对岸、社木寨、船场寨,各遣兵500人戍守。四年正月初七,程昌寓遣统制官杜湛,会王渥、赵兴共率兵出战。初九,攻克皮真寨,俘义军陈钦等80余人,夺船30只,遂以小胜招安各寨义军。六月,王躞自鄂州再至鼎州,闻义军拒绝招安,复遣军进剿。七月,义军反击攻鼎州。时江水暴涨,社木寨地势低平,水满寨中,冲断新陂桥,守寨宋军无船转移被困。义军首领杨钦率车船水军径入其寨猛攻,杀守将许筌。守寨官兵五六百人疲弊无援,被歼殆尽。八月,王躞败逃,旋南宋廷以其出战无功,屡战屡败,连贬三官,并调动兵力,准备大规模进剿。
洞庭湖之战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二月至五月,在钟相、杨幺起义作战中,南宋高宗赵构遣岳飞率军入洞庭湖,镇压杨幺义军的水上作战。
建炎末,湖南义军首领钟相被俘杀后,杨幺等率领数十万人占领洞庭湖区,濒湖置寨,据湖为险;兵农相兼,陆耕积粮,打造车船,练兵水战,继续与官府抗衡。绍兴元年至四年,先后在鼎口(今湖南常德东,沅水入洞庭湖处)、下沚江口(今湖南汉寿东北)、阳武口(今湖南岳阳西洞庭湖中)抗击官军围剿,屡战获捷。社木寨之战中,以车船水军反攻,尽歼守寨宋军,兵势日盛,使官府惧之为心腹大患。五年二月,高宗命宰相张浚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路制置使,刘延年为随军转运使,率领号称20万大军前往镇压。军抵潭州(今湖南长沙),张浚布阵:分兵封锁湘阴(今属湖南)、桥口(今湖南湘阴西南湘江西岸)、益阳(今属湖南)、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南阳渡等湖区诸要津;令岳飞率军趋鼎、澧(今湖南常德、澧县),自上游袭取杨幺、夏诚等寨。五月,岳飞至鼎州,先遣降人杨华为间,入寨潜结杨么属下,诱降义军;同时,置寨列舰,实施军事威胁。六月初二,义军龙阳(今湖南汉寿)汛州村大寨首领杨钦领所部3000人及战船出降;寻其余大寨首领刘衡、金琮、刘诜、黄佐等亦举寨相继就招。义军大部被瓦解,惟杨幺、夏诚仍据寨自固。岳飞知湖区地势艰险莫测,且舟师水战不及义军车船水军,遂先遣人开堰闸泄水,放木筏堵塞湖中诸港,散青草于湖面,以滞车船。继以杨钦为向导,率军进围杨幺寨。杨幺率众突围,力战失利,被俘杀,余众被歼殆尽。夏诚死守其寨,亦被官军攻破。至此,钟相、杨幺起义被官军镇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ekmrrs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