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宁王平分天下的诺言兑现了吗?
在靖难之役开始时,朱棣兵少将寡,实力很弱,为了有更多的胜利机会,想办法逼宁王朱权加入了自己的阵营。且为了让朱权能够用心出力,许诺得到天下后,会与宁王朱权平分。

朱棣刚刚起兵,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兵力很少,因此他已经看上了宁王朱权的军队。当时朱权守护在辽东一带,兵多将广。朱棣想把宁王的兵收归己有,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他就开始想计谋了。
朱棣首先和朱权不断交好,这自然引起了皇帝朱允炆的注意,朱允炆害怕朱权和朱棣联合起来,因此就请朱权到京城来。朱权当然知道去京城,就是有去无回的意思,所以他就没有动身。因为朱权没有动身,因此朱允炆非常生气,就削夺了朱权的三个护卫队。
这事实上就是朱棣计谋的第一步,让朱权和皇帝交恶。
朱棣开始实施第二步,跑去安慰朱权。朱权当然对朱棣是很提防的,害怕朱棣是一个白眼狼,因此只允许他一个人进城。朱棣当然也就是一个人进城。
他进城呆了一段时间,两人抱头痛哭,朱权好酒好肉招待朱棣。过了几天,朱棣离开,朱权把朱棣送到郊外。
在朱权看来,一切都好好的,没想到也就在这几日,朱棣的手下已经悄悄进城做工作,联络朱权手下的那些将领们,那些将领们都倒向了朱棣。所有这一切,朱权还一直蒙在鼓里。
朱权在郊外给朱棣践行的时候,朱棣的军队一拥而上,把朱权抓了起来,一直把他护送到北京,软禁了起来。同时,把他的军队全部夺了过去。

当然了,虽然说是软禁,但朱棣表面上对朱权却非常好,什么事儿都和朱权商量,请朱权帮他出谋划策。
同时他还对朱权说,等将来打下江山以后,将会和他平分天下。显然,朱棣这样做,就是要稳住朱权的心,同时也让其他藩王觉得他朱棣不错,因此不会帮朱允炆反对自己。
不过,后来朱棣夺了天下以后,对朱权却非常不好。当时朱权想留下苏州。但是朱棣说苏州是“畿内”。接着朱权又说钱塘,朱棣也推了,最后把朱权放在南昌。就算在南昌,朱棣差点也没有答应朱权。而且南昌周围就不是朱权的土地,朱权几乎只有一座空城。
后来,朱棣去世了。他的儿子朱高炽以仁爱出名。朱权见朱高炽仁爱,于是就说,南昌并不是他的封国。
意思是说,他想回到自己原先的封国。但是朱高炽却说,你在南昌生活了二十多年,怎么还说不是你的封国呢?意思就是让他就住在那里,哪儿也不准去。
朱高炽去世,朱瞻基继承皇位后,朱权又向朱瞻基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说吧南昌周围的土地给他一点。但是朱瞻基依然没有答应。
可以说,朱棣爷孙三人,对待朱权都是非常刻薄的。明明朱权把自己的军队家产全部拿出来帮助朱棣打天下,而且朱棣也承诺过,打了天下和他平分江山,最终却得到了一个偏远之地的南昌,而且南昌也就一座空城。朱权内心的荒凉,是可想而知的。
朱权死后,他的儿子、孙子、重孙都没有说什么;直到朱权的玄孙朱宸濠的时候,心里不平了。他想要把朱棣当年承诺过的那半壁江山给夺回来。

朱宸濠当时觉得他是可以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的皇帝明武宗贪玩好耍,同时他的身边,有一大帮奸臣。明武宗并不听朝廷中那些忠勇大臣的话。因此,朱宸濠觉得,只要把这些奸臣搞定,他就可以获得利益了。
朱宸濠先是花钱贿赂大太监刘瑾,希望能恢复自己原先朱权所拥有的三个护卫队。花了很多银子,可惜最终被明武宗杀掉,他的银子白花了。后来他又贿赂钱宁,也花了很多银子。好在这次成功,他恢复了护卫队。
同时,朱宸濠不断讨好明武宗,让明武宗觉得他是一个好人。他讨好明武宗还有一个目的,因为当时明武宗没有儿子,朱宸濠想把自己的儿子送进京城当太子,这样一来,江山自然就到他手里了。
可惜的是,朱宸濠做事太过于高调,以至于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都觉得他是想造反,不断向明武宗上奏。
朱宸濠见有人奏他,所以就打击这些人,这样一来,结怨就越来越多。反对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后来,朱宸濠利用明武宗率军攻打蒙古小明王的机会,公开造反。
由于他结怨太多,王阳明在手中无兵的情况下,一声高呼,因此大家都聚拢到他身边,接着,他三下五除二,就把朱宸濠给抓了。
朱宸濠想给朱权报仇,可惜实在没脑子,最终不但没能报仇,反而自己的宁王之位,从此也就没有了。
可以说,算是一场闹剧和悲剧了,实力不对等的合作,往往即使劳心劳力也不会获得更多的收获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arpfu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