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中的五位白衣战神
第一位、薛仁贵

第二位、赵云

只见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一身白盔白甲,左手青釭剑,右手亮银枪,身骑夜照玉狮子。
赵云有勇有谋,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纵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见识过人之处。历史上的赵云,虽然在工业上不能冠冕群雄,却具有人所不及的美德。
三国演义中刻画出的赵云.突出了他的忠~义~这是围绕在他身上的一个最大亮点.先是对公孙赞.后对刘备.直到病死.刻画出的赵云.接近神将的境地.实际在三国中.赵云是唯一一个没有死的很冤枉的五虎上将.作者对赵云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关键时刻.还看常山赵子龙.!日本对三国中的赵云更是喜爱.因为他是个真正的勇士.从历代真三国无双中的住角地位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崇拜的中国人其实是很少的!
第三位、冷面寒枪俏罗成

昨天重刷隋唐英雄传,即使我不敢看最后几集,不敢看罗成的死,但是看到后三十几集就已经心态崩了……
跟演义小说里不一样,电视剧里他就是个单纯的小孩子,讲义气、有正义感、心地善良、一点坏心眼都没有。校场比武、夺得武状元之名,是他声望的顶点,在李元霸等前六名殒命之后,他成了隋唐英雄榜上的第一名,瓦岗英雄的头筹。但是,之后人生的路越走越窄,被李密、王世充、李建成李元吉猜疑、威逼,他被逼着不停地出战,疲于奔命,王世充用他的新婚妻子来要挟他,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俩害死他。
第四位、摄政王多尔衮

由于多尔衮生前一直处在满洲贵族内部明争暗斗的中心,又专断权威,树敌颇多,死后仅两月,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十五日,其近侍、刚被提升为议政大臣的苏克萨哈、詹岱,即首告多尔衮曾“谋篡大位”。于是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及内大臣等,合词追论其罪,说他“僭妄不可枚举,臣等从前畏威吞声,今冒死奏明”。诏削爵,财产入官,平毁墓葬。有的记载说,“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
坐落在明南宫的睿王府同时被废。其亲信多人先后被处死或被贬革。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弘历认为,多尔衮“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划。寻即奉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被“诬告以谋逆”,构成冤案,下诏为其昭雪,复睿亲王爵,由多尔衮五世孙淳颖袭爵。并配享太庙,重修茔墓,又修建新睿王府。其封爵“世袭罔替”,成为清代八家铁帽子王之一。
纵观多尔衮的一生,他功大于过,不失为一个值得肯定的人物。尤其是在清朝统一中国的问题上,他有着卓越的见识和胆量,是别人所不及的。
第五位、陈庆之

初时仕途不顺,任了20多年六品官。直到受命接应北魏降将元法僧,才受封为武威将军。525年三月和萧综入镇彭城,五月,魏军来犯,陈庆之击败其先锋丘大千,萧衍命梁军退兵,此时萧综突然逃降北魏,梁军溃散,唯有陈庆之全军而返。526年,陈庆之随元树出征寿春,攻拔两城,迫降魏豫州刺史李宪,此次作战,梁军共克52城,获75000人。527年十月,陈庆之与曹仲宗、韦放(韦睿之子)联合进攻北魏涡阳,连下十三城,大败魏军,俘斩甚众,涡水为之断流,又降城中3万余人。528年,北魏发生内乱,魏北海王元颢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萧衍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于是陈庆之迎来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日子。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9lmhel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