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虎狼之国称呼是怎么来的?

1、秦国做事不讲信义,没有底线2、秦军作战以斩首为目标,极为残忍春秋战国前期秦国在很长时间都被其他诸侯国看不起,在秦孝公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短短数十年被山东六国…

春秋战国前期秦国在很长时间都被其他诸侯国看不起,在秦孝公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短短数十年被山东六国称为“虎狼之国”,这是怎么回事?

秦国的虎狼之国称呼是怎么来的?

“虎狼之国”这个形容秦国的称谓,出自大诗人屈原之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

之所以称呼秦国为虎狼之国,无外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秦国做事不讲信义,没有底线;二是指秦军作战勇战、残忍,一场大的战争往往伴随着恐怖的人员损失。

1、秦国做事不讲信义,没有底线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比较讲究原则的,倘若没有巨大的家仇国恨,通常不会灭其国,比方说公元前712年,郑国、鲁国、齐国攻打许国,联军占领国都后,许国认罪,表示愿意痛改前非,鲁隐公、齐僖公、郑庄公并没有瓜分许国的意思,反而很快就退出了许国。

春秋时期类似的案例还很多,比方说齐桓公在帮助燕国打败山戎后,为了讲究礼仪,还把一大块国土送给了燕国。

反过来看秦国,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公元前581年,秦桓公渡过黄河,和晋国国君订立和平盟约,没想的是,刚刚返回秦国国境,他就毁约了,这在中原诸侯的眼里,实在是太没品了,说话跟那什么一样。

他的儿子秦景公继承了他这一点,也是说过话后就违约了,引起众诸侯鄙视,公元前559年,晋国联合了中原十几个国家,讨伐秦国,联军一路攻到泾河流域,秦军狼狈不堪,之后更做出了在泾河上游投毒的损招,联军被迫撤军。

秦军的这一行为,对秦军的形象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一是不讲诚信,二是不择手段。当时参战的中原诸侯很多,秦国的坏名声传遍了天下。

以至于秦国邀请楚怀王到武关会盟时,屈原说出了“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实践证明,秦国还真是虎狼之国,楚怀王去了后就被扣押了。

秦国的虎狼之国称呼是怎么来的?

2、秦军作战以斩首为目标,极为残忍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规模变大了,除了秦国外,其他国家很少有斩首的记录,通常做法是:打败对方后,要求对方割地赔款。秦国就不一样了,他是以消灭敌国军人肉体为目标,简单粗暴:斩首、坑杀!

公元前364年,秦国突袭魏国,斩首6万;

公元前318年,修鱼之战,秦军斩首8万;

公元前307年,宜阳之战,秦军斩首6万;

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秦军斩首24万;

公元前275年~前274年,秦国攻打魏国,前后两次斩首8万;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国降卒40多万(应该是先斩首,并非活埋)。

秦国的虎狼之国称呼是怎么来的?

以上仅是一些大的秦军斩首行动,小规模的还有很多,和其他国家作战有明显的不同,秦军的砍头行为令诸侯闻风丧胆,恐惧不已,在大家的眼里,凶残的秦军和猛虎野兽没什么区别!

做事不讲究,没信誉,手段又残忍。

于是秦国被称为了“虎狼之国”。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9b56fu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