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的故事(轶事典故)
李景隆统率五十万倾国之兵北伐时,燕王朱棣不惧反喜,笑道:“李景隆缺乏计谋又骄傲自负,外表强硬而内心缺乏勇气,刻薄善妒却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如今朝廷将倾国之兵托…
李景隆统率五十万倾国之兵北伐时,燕王朱棣不惧反喜,笑道:“李景隆缺乏计谋又骄傲自负,外表强硬而内心缺乏勇气,刻薄善妒却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如今朝廷将倾国之兵托付于他,纯属自坑。汉高祖大度知人,擅长任使,英雄都为其所用,也不过只能将兵十万。李景隆有何才能,能够统率五十万兵马?赵括之败必能重现。” 同时,朱棣又指出李景隆此次用兵的五大弱点:
1.治军无军令军纪,上下不同心。
2.南军将士不适北地霜寒,粮草军备不足。
3.贪功求胜,贸然轻进。
4.缺乏对下属的信任,刚愎自用,没有威信。
5.所部尽是乌合之众,混乱无序,多是谀佞小人。
他笑对众将道:“李景隆有此五败,此战必败无疑。”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82letg3o.html
赞 (17)
相关推荐
皇后乌喇纳喇氏轶事典故
《甄嬛传》青樱《啸亭杂录》(清昭梿)“觉罗少司寇阿永阿,以笔帖式起家,任刑部侍郎。性聪敏,善词曲。尝定秋审册,公扬笔曰:“此可谓笔尖儿立扫千人命也。”纳兰皇后以病废,公欲力谏,以有老亲在堂难之。其母识其意,喟然曰:“汝为天家贵胄,今欲进谏当宁,乃以亲老之故以违汝忠荩之志耶,可舍我以伸其志也。”公涕泣从命,因置酒别母,侃然上疏。纯皇帝大怒曰:“阿某宗戚近臣,乃敢蹈汉人恶习,以博一己之名耶?”特召九卿…王阳明王守仁的故事(轶事典故)
巧避灾祸宁王之乱平定后,圣驾忽又出巡,奸宦的心意难测,王守仁感到非常忧虑。正好京师有两位宦官来到浙江,王守仁设宴于镇海楼款待他们。酒喝到一半,王守仁把旁人斥退,又移走楼梯,拿出两箱书简,都是两人交往宁王的证据,王守仁全数交给了他们。两个宦官感谢不已。王守仁始终未遭祸害,多得自这两个宦官维护之力。假使此时王守仁持书简来挟制他们,那么仇怨便更深,而祸害也将无穷。[21]降服王畿王畿年少时豪放率性,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