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倬人物生平

朱倬是唐武周宰相永城朱敬则十八世裔孙。祖上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在黄巢叛乱时举家入闽。朱倬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宋宣和五年(1123年)进…

朱倬是唐武周宰相永城朱敬则十八世裔孙。祖上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在黄巢叛乱时举家入闽。

朱倬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宋宣和五年(1123年)进士,授常州宜兴县主簿,赈灾有力,荐任广东茶盐司干办官;不久,改任检察福建、广东、广西财用所属官。绍兴七年(1137年)召对,高宗嘉纳,特授左议郎。因与宰相秦桧相忤,外放越州教授;经浙江制置使梁汝嘉奏请,改为参谋官。他积极协助梁汝嘉审办饥民案件。后又召入任王宫教授,终因忤逆秦桧,被诬陷免官。家居福州10余年,亲自点校家藏书籍数万卷。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出任南剑州(今南平市)通判,以平息农民起义升知惠州;后改任右正言。以抗疏弹劾公正,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升任侍御史。同年冬,升御史中丞,上疏开言路、荐人才、兴利除弊及积极备战等奏章数千条。绍兴三十年(1160年),奉派知贡举;又密奏高宗立太子事,同年二月,高宗诏授参知政事。次年,加左通奉大夫,任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进封开国公。此时,金主完颜亮率重兵南下,朱倬提出战(主动出战)、备(积极防守)、应(迎战)三策,高宗称“所言三策,甚当。朕书于座右,朝夕思之”。于是,御驾亲征,进驻镇江,他亦随行,取得“采石大捷”。高宗返回临安后,想传位给太子赵眘,朱倬认为不可;但高宗主意已定,朱倬便辞去相位。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改任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南昌)太平兴国宫。孝宗即位,知其反对禅位事,降为资政殿学士。

隆兴元年(1163年),朱倬辞官退休回福州,住三牧坊,该坊原名太平公辅,因朱倬拜右丞相,有功于国家,尚书王师心将三牧坊改为太平公辅坊。晚年,朱倬隐居琅岐龙台村,成为龙台村朱氏开基始祖,子孙开枝发叶,播迁各地。今琅岐岛龙台、凤窝、吴庄、洋下、下岐等村朱姓人家都是朱倬后裔。

朱倬由福州隐居龙台村,安度晚年,卒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六月,享寿77岁。孝宗感念朱倬抗金有大功,下诏朱倬官复原职,照宰相恤典办理,加赠特进,谥“文靖”。次年(1164年)五月,葬怀安(福州西门外祭酒岭五里梅亭)。由大儒魏了翁作神道碑,一代忠臣长眠于此。居住在琅岐岛上的朱倬子孙后代,每年春秋两祭,都派人到福州祭酒岭扫墓,永寄孝思。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6qnbn6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