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时代”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

春秋时期,诸侯国繁多,人们熟悉的都是那些晋、楚、齐、秦等等的大国家。确实,这些国家的历史厚度、名气、文化内涵都是各国之中的翘楚,值得我们历史迷仰慕了解。但是,除…

春秋时期,诸侯国繁多,人们熟悉的都是那些晋、楚、齐、秦等等的大国家。

确实,这些国家的历史厚度、名气、文化内涵都是各国之中的翘楚,值得我们历史迷仰慕了解。但是,除了大家传统印象中的这些所谓的“豪门”,那些知名度不高的封国们又有多少人还能忆起呢?我们不能把这些小国家遗忘在史海,今天笔者就来带领大家史海里泛舟,说一说这些不见经传的“小国”。

“诸侯国时代”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

箕国(箕子朝鲜),建立国家时间为商。 爵位乃是“侯”。 这个国家所用的姓氏为子、箕。 它的首都就是今天的朝鲜国首都。相传此国为商王的叔叔箕子所一手创建的。战国时期的箕侯,或者说朝鲜侯,曾不自量力地同燕国开战,试图争霸中原,但是被燕军击败,并损失大片领土。战国末期,燕王在逃避秦军时曾迁都平壤,想必此国由此而来。箕是须馀在商代时的封地,所以称箕子,周代应该就是朝鲜国了。在史书中几乎看不到箕子朝鲜与周的往来,有人猜测箕子朝鲜应该是只认商封予的国号“箕”,而不认周封的朝鲜。

“诸侯国时代”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

“越”这个小国创始时间史料记载在夏,《越书》有云:“无馀乃初封之越”。 此国的爵位:夏商时期不详,周乃伯爵。姓氏:姒姓,夏后氏。国都:会稽。野史记载此国是无馀所建。据说孔夫子为了观夏礼去杞国, 而不去越。笔者觉得这也许证明了越国并未传承夏礼, 而且越人都是纹身散发的。从另一方面来讲,越人、鲁人语言不通, 越国人又不讲所谓的雅言。鲁国是周礼的国家,周礼鲁之所存。 从外交方面来讲,越国称王, 而不是周天子的封臣:鲁国也不会与越国外交多么友好。再就是地理方面了,那个时候越国的交通也不方便, 又多战事,且离鲁国太遥远,杞国则近在眼前。

我们再来了解一个袖珍的小国家吧!读过《东周列国志》的应该对这个“刘国”诸侯国有印象,刘公曾被周王作为使节出遣。依据礼,非公爵诸侯在逝世后,或在本国内可称为公,在其他场合使用是不合礼的。担任过卿士的虢公他本身就是公爵,而周公和召公似乎是常设官职,到子突救卫时都有。因此,刘国是实行真正的公爵位。史料记载,这个国家的人民喜欢音乐:通乐,喜奏。兴许是在文艺方面有所造诣,所以该小国才未彻底隐匿于史卷!

“诸侯国时代”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

在春秋早期,有大量的小国。可以说,一个城市即为一个国家,非常混乱。如果没有统一,我们现在也可能经常“出国”了。这就像中世纪,欧洲那里有许多小国,到处都是所谓的“州长”。

春秋在鼎盛时期,王国、公国、侯爵、自由城等领地加起来超过10000个国家。任何阿猫阿狗都敢宣称自己是国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554eeg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