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有才,但名声太烂,清朝皇帝都替他害臊

清代没有宰相这个官职,能当上大学士则等于登上了相位,称宰辅。清代汉人能当上大学士的人数不算少,但让皇帝都讨厌的却没有几个。而官拜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冯铨就…

清代没有宰相这个官职,能当上大学士则等于登上了相位,称宰辅。清代汉人能当上大学士的人数不算少,但让皇帝都讨厌的却没有几个。而官拜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冯铨就是其中的一个。冯铨是中国明清贰臣、收藏家。谄事魏忠贤,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不久即晋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次年因得罪崔呈秀而被罢免。崇祯初以谄事魏忠贤,赎徙为民。顺治元年(1644年)降清,令以大学士原衔入内院佐理机

此人有才,但名声太烂,清朝皇帝都替他害臊

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控制朝政。有一次,魏忠贤来涿州进香,冯铨跪在路旁哭诉父亲受东林党人弹劾的经过。与东林党人势不两立的魏忠贤立即将他官复原职。带回朝中,并引为亲信。冯铨便极力谄媚魏忠贤,离间和打击东林党人,并很快被升为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他还密谋策划,栽脏诬陷和残害了著名的东林党人杨涟熊廷弼、吴裕中等,又充任《三朝要典》的总裁,篡改历史,成为魏忠贤手下最得力的打手。时称“内有涂文辅(魏忠贤的另一个帮凶),外有冯振鹭”。不久。冯铨因小事违拗了魏忠贤而被罢官,但仍继续讨好魏忠贤,为其写《祝寿诗》。在思宗即位,铲除魏忠贤党徒时,他罪列第二位,被杖责后贬为庶民。

此人有才,但名声太烂,清朝皇帝都替他害臊

公元1644年,清兵占领了北京。多尔衮为了笼络明朝旧官员,扩大统治基础,写信召冯铨进京。并以原大学士的名衔派他入内三院佐理机要。他也再度施展谄媚伎俩,带头响应多尔衮的剃发令,剃去了自己的头发,还让全家都改穿满服,以表忠心。平时他也时时揣度多尔衮的心意,投其所好。有一次。多尔衮下令要调查和赡养明朝藩王的遗孤,冯铨就马上叩头谢恩,称赞多尔衮仁爱,还无耻地表白说:“一心可以事二君,二心不可事一君。”以示自己对多尔衮的忠心不二,并颇得多尔衮的欢心。他还曾与大学士洪承畴一起,奏请恢复了明朝大学士的票拟制度,与大学士谢升等一起,议定了清朝的郊社、宗庙等礼乐典章制度。

此人有才,但名声太烂,清朝皇帝都替他害臊

公元1845年,冯铨被正式拜为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名列阁臣第四位,还多次受到多尔衮的重赏,也激起了汉族大臣的厌恶。票拟时,他又专揽奏章,结纳党羽,以权索取重贿,给行贿者以晋级升官,又擅自让儿子私入内三院设宴滥饮。御史李森先等言官曾纷纷上章弹劾他说,他当年为魏忠贤出谋划策,残害忠良,索贿受贿,导致明朝灭亡,如今仍恶习不改,理应诛杀。多尔衮曾因此而将他送交刑部审理,但因查不到证据,加上他极力辩解,就认为他是忠于大清的,不仅将他官复原职,还将他的位置排列于大学士范文程和刚林之后,宁完我之前,名列第三。后曾多次主持会试.并被晋爵为少傅兼太子太傅,还担任《明史》和《太宗实录》的总裁。

此人有才,但名声太烂,清朝皇帝都替他害臊

公元1651年。世祖顺治帝亲政,在追查多尔衮的党徒时,冯铨也被罢官,由陈名夏、陈之遴相继接替他的大学士之职。后因顺治帝对二陈都不满意,在先后将他们罢职后,又重新拜他为弘文院大学士。他提出满人往往文化水平低而品行端正,汉官往往文化水平高而品行欠缺的见解,建议选拔文化和品行兼优者为翰林官,并被顺治帝采纳。此后,冯铨虽又多次因徇私受贿、欺蒙皇上,受到言官的弹劾,顺治帝却爱他有才,熟悉明朝典章制度,都没有深究。只是责备和告戒他了一下.还将他晋爵为少师兼太子太师,任《太祖圣训》总裁。公元1656年,因年老力衰被罢去大学士之职后,又加爵太保,奉令在顺治帝左右充当顾问。后经他请求,回乡闲居。三年后,朝廷仿照明制将内三院改为内阁.又召冯铨为中和殿大学士。

此人有才,但名声太烂,清朝皇帝都替他害臊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顺治帝病死,圣祖康熙帝即位,由索尼等满族大臣辅政后,八旗勋贵又得势,汉族大臣受到了排挤。几个月后,冯铨也被罢去大学士之职。康熙十一年(1672)十一月,冯铨病死于家中,赐谥号为文敏。不久,康熙帝又因他有才无德,名声太臭,削去了他的谥号。冯铨生前喜爱书法,并因汇刻书法名帖而著名。他还曾将家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与其他名帖汇刻成《快雪堂法帖》,死后由其子呈献给康熙帝。还著有《瀛洲赋》和《独鹿山房诗集》等。这一点道没有因他名声太臭而埋没。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qe0uv9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