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濬主要成就

理学史学政治经济文学教育丘濬理学丘濬的思想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经济、礼教以及独特性的思想如科学观、教育思想等几个方面。丘濬是明代实学开创者,他的《大学衍义补》一百…

丘濬理学

丘濬的思想包括但不限于政治、经济、礼教以及独特性的思想如科学观、教育思想等几个方面。

丘濬是明代实学开创者,他的《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和《朱子学的》是儒家经典著作,他还撰有《家礼仪节》八卷。由于丘濬对明代理学的非凡建树,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

丘濬一生功业在著述。其著作如林,总数超过二十多种。主要著作包括《大学衍义补》、诗文汇集《琼台会稿》、《朱子学的》等在内,计有三万多卷。《四库全书》收录琼人著作不过12种(包括存目),其中就有丘濬的《大学衍义补》等5种。

丘濬史学

丘濬当过史官,并编撰过多部史学著作,其史学著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修史书,包括《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等;一种是私修史书,包括《续修通鉴纲目》《世史正纲》三十二卷(成书于成化十七年)、《平定交南录》一卷等。其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史德和史识两个方面。

到修撰《英宗实录》,有人说对于于谦之死应该按不轨判罪来记载,丘濬说:“土木堡之变,如果没有于谦,国家就很危险。事情久已有了定论,于谦所受的冤枉不能不辩白清楚。”他如此主持正义。

清人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丘文庄》云:“ 丘文庄公濬 ,著《世史正纲》,持论严正。”由于丘濬对文化的突出贡献,被史学界称之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丘濬政治

丘濬以政治家见称于史。他一生仕途顺畅,官至卿相,且著书立说,为世人敬仰。

丘濬于景泰五年(1454年)获进士,一生历事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先后出任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要职,弘治七年(1494年)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海南人而至“宰相”者,唯明之丘濬矣。

史载他七岁时写的《五指参天》一诗,显示出他自幼已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

丘濬经济

丘濬具有独特的经济思想,他的《大学衍义补》首开经济思想,革新了以明理学为主导的思想,引赴了务实浪潮。《大学衍义补》是丘濬经济治国思想集大成者之作。

丘濬最先提出劳动价值论,是明代中叶的重要经济思想家,具有极为丰富的国民经济管理思想,这集中于《大学衍义补》一书中。

丘濬文学

丘濬书法

丘濬虽以政治见称,在文学史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出乎天趣自然”的主张,开一代诗风,是中国诗界供奉的诗歌创作最高境界。丘濬诗作大都体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戏答友人论诗》是最能表现丘濬的创作观的。诗云:

吐语操词不用奇,风行水上茧抽丝。

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词。

时人评曰:“丘濬或雄浑壮丽,以气势胜,或明白如话,以意境胜,均有独到之处。”

除了以诗文名世之外,丘濬又是传奇作家,他的剧本《投笔记》《罗囊记》《学鼎记》和《五伦全备记》,被认为“启导了明代文人创作传奇的风气”,后者在17世纪更流传至韩国,被译成韩文,作为学习中国语的教本。

《琼台类稿》五十二卷、诗十二卷,郑廷鹄有感于丘濬的《琼台吟稿》《琼台类稿》二书版本多有讹缺,便重新勘定,汇编为《琼台会稿》(12卷)。

诗文

丘濬一生,“诗文满天下”。钱谦益的《列朝诗集》称他:“七八岁能诗,敏捷惊人。”一部《琼台诗文会稿》,全书24卷,洋洋30多万言,被清初学者焦映汉称其“炳若日星,垂诸史册,以继往而开来可也!”

丘濬的诗在明朝深受推崇,时人争相索求,平生作诗几万首,口占信笔,不经持择,但缘手散去,今尚存千余首,收入《四库全书》的《重编琼台稿》所录不过三百。

翻开丘濬诗集,一开始就会读到他早年所写的七律《五指参天》。诗云: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这首在海南家喻户晓的诗作,借五指山的雄奇秀丽,寄托自己的胸襟抱负。此诗通篇运用拟人手法,想象大胆而奇特,形象鲜明生动,极见巧思。自此诗之出,唱和者蜂起,但无出其右者。现代大诗人郭沫若亦为之心折,在海南留下“五指山诗上我舌”的赞语。

据史料记载,丘濬宦海生涯,并非一路春风得意,当中不免要忍受无知蛮横之人轻谩或同僚的排挤,诗人曾以《海仪》一诗自况胸襟,诗云:

远观沧海阔,万波总朝宗;

溪壑流难满,乾坤量有容。

潜藏多贝宝,变化起鱼龙;

自觉胸襟大,汪汪无乃同。

丘濬自进士及第外出为官后,便极少有机会回到故乡,乡愁成为丘濬一生挥之不去情结。海南学者王春煜在一篇专述丘濬诗文的文章中称,丘濬的诗作中直抒思乡或相关的有八十篇之多。如丘濬写于成化十八年(1482年)的《岁暮偶书》:“屈指明年六十三,人情世态饱经谙。同多黑发不曾白,无数青衿自出蓝。大半交游登鬼录,一生功业付空谈。不堪老去思归切,清梦时时到海南。”

丘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其实不下于他的诗篇。其散文取材广泛,反映现实,文笔恣肆疏隽,议论深闳,颇受后世文士推崇。备受瞩目的《溟南奇甸赋》是一篇散文化的赋,乃丘濬写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的长篇巨制,称得上俯视千古的雄伟诗章。文中采用问答对话体,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炉,而赋的铺排和骈偶的杂用,更给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文采。不大被人提起的《学士庄》也是一篇典范的纪实散文。

别集:《丘文庄公集》

剧作

鲜为人知的是,丘濬还是一名剧作家,曾写了《伍伦全备忠孝记》(简称《伍伦记》)、《举鼎记》、《投笔记》、《罗囊记》和《龙泉记》,但《罗囊记》和《龙泉记》已经失传。传奇《伍伦全备忠孝记》是明初剧坛“沉滞期”后第一部作品。

据《琼剧志》介绍,明末清初,有人将丘濬的《投笔记》和《罗囊记》改编为方言土语唱本,在青楼唱演;琼州木偶班,也曾用土戏腔调演出。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有人在府城西门创办“鼓城楼剧本承印社”,丘濬的剧本《投笔记》也在印刷之列。

丘濬很喜欢戏曲,相传有一次他奉命南巡时,在江浙等地观看了海盐、余姚、昆山和弋阳四大声腔为主的南戏,大开眼界之余,回京还向成化皇帝朱见深说起四大声腔的演出盛况。朱见深听后大喜:“江南犹有如此绝艺,朕未闻也。”于是下旨让四大声腔进京演出。

丘濬教育

明成化八年(1427年),大学士丘濬自己花钱在府学宫(旧址位于海口府城文庄路的琼山中学校园内)明伦堂后面修建了一间石屋,用来收藏他从京师带回送给府学的各种典籍。据说,海南才子王佐就曾在此石屋中读书学习。

学生

王佐,进士,诗人。

陈繗,进士。

谢迁,状元。

王鳌,进士,内阁,文学家。

蒙克昌,举人,授任感恩县儒学教谕。

蒋冕,进士,曾任嘉靖初年内阁首辅。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4dgsim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