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导致崇祯帝到死都不愿意南迁?
公元1643年当时明朝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凶险,北方的满清步步逼近山海关,而南方的农民起义军又成烽火燎原之势。
大明政权实行的是两京制,这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提出来了,北京也不是最早钦定的都城,而是第二个都城,南边的南京才是大明真正的第一都城,但是为什么崇祯皇帝不肯南迁?
首先,古时候有句话:"天子亡于江山,君主死于社稷",崇祯认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的核心都在北京,如果他离开北京而死,那么就是逃跑而死,怎么会算是死于江山社稷呢?这不是天子的死法,而且崇祯皇帝认为,自己已经如此勤劳于国事,那么天不应该要亡我大明,大明一定还有生存的机会,一定还有转机。
多么幼稚!多么固执!崇祯皇帝的确是个好皇帝,只可惜嘉靖、万历、天启三代皇帝已经把大明的基业蛀空了,阉党已经把大明的根基动摇了,就算崇祯皇帝这么勤劳,但是又担得了什么事呢?七十多年的昏庸朝政,十四年的勤政又怎么可以挽回!
还有第二点,大臣们很多都提议崇祯皇帝南迁到南京避难,可是崇祯皇帝全都拒绝了,他拒绝的理由十分的死板:"你们不知道大宋南渡吗?大宋南渡是个什么下场?你让我向乱臣贼子称臣?做梦!老子是真龙天子,不是南宋高宗赵构那个腐朽的小儿!"多么血气方刚,多么雷厉风行,多么完美的拒绝理由!大臣们想什么可以反驳他呢?
也就只有:"皇上,起码南迁大明的基业还可以延续啊,起码南迁您还是我们的皇上啊!"但是在固执的崇祯皇帝耳朵里,这都是十分苍白的理由,这叫什么事!
国难当头,你们这些大臣不想着和朕共患难,还想南逃去享福?门都没有!于是第一个提议南迁的大臣就被砍头了。于是大臣们都不敢说话了。
崇祯的性子非常的倔强,这从他做事的风格就可以看出来,在当时的局势之下,换做哪个帝王都不会固守北京,坐以待毙的(崇祯认为这是天子固守江山社稷,是好事),但是崇祯不一样,他死都不肯回南京,因为他对大明王朝已经是呕心沥血。
他已经无法做到更好了,他认为如果他这么勤劳都无法使得大明王朝起死回生的话,那么也就是天意了,既然天命难违,自己为什么还要反抗呢?
崇祯皇帝之所以落得如此悲惨结局,群臣误国只是次要原因,他自身的性格缺陷才是主要原因。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46ka5pb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