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隆人物评价

卢毓:臣闻君明则臣直,古之圣王恐不闻其过,故有敢谏之鼓。近臣尽规,此乃臣等所以不及隆。隆诸生,名为狂直,陛下宜容之。曹叡:生廉追伯夷,直过史鱼,执心坚白,謇謇匪…

卢毓:臣闻君明则臣直,古之圣王恐不闻其过,故有敢谏之鼓。近臣尽规,此乃臣等所以不及隆。隆诸生,名为狂直,陛下宜容之。

曹叡:生廉追伯夷,直过史鱼,执心坚白,謇謇匪躬。”“天不欲成吾事,高堂生舍我亡也。

陈寿《三国志》:高堂隆学业修明,志在匡君,因变陈戒,发于恳诚,忠矣哉!及至必改正朔,俾魏祖虞,所谓意过其通者欤!

习凿齿:高堂隆可谓忠臣矣。君侈每思谏其恶,将死不忘忧社稷,正辞动於昏主,明戒验於身后,謇谔足以励物,德音没而弥彰,可不谓忠且智乎!诗云:‘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曾是莫听,大命以倾。’其高堂隆之谓也。

陈普:负土衣冠乱满园,不知曹德是轩辕。土山白尽忠臣发,何似初来莫妄言。

王夫之《读通鉴论》:①青龙、景初之际,祸胎已伏,盖岌岌焉,无有虑此为叡言者,岂魏之无直臣哉?叡之营土木、多内宠、求神仙、察细务、滥刑赏也,旧臣则有陈群、辛毗、蒋济,大僚则有高堂隆、高柔杨阜、杜恕、陈矫卫觊王肃孙礼卫臻,小臣则有董寻、张茂,极言无讳,不避丧亡之谤诅,至于叩棺待死以求伸;叡虽包容勿罪,而诸臣之触威以抒忠也,果有身首不恤之忱。②曹孟德惩汉末之缓弛,而以申、韩为法,臣民皆重足以立;司马氏乘之以宽惠收人心,君弑国亡,无有起卫之者。然而魏氏所任之人,自谋臣而外,如崔琰毛玠、辛毗、陈群、陈矫、高堂隆之流,虽未闻君子之道,而鲠直清严,不屑为招权纳贿、骄奢柔谄猥鄙之行,故纲纪粗立,垂及于篡,而女谒宵小不得流毒于朝廷,则其效也。

李慈铭:升平为曹魏大儒,立朝正直,亦有古人臣风。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23j70q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