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各种争议

生卒时间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学者们主要根据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和《赠蜀将》等文进行推算。温集旧注断为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夏承焘《温…

生卒时间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学者们主要根据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和《赠蜀将》等文进行推算。温集旧注断为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除此之外,还有生于元和十二年(817)、贞元十四年(798)、元和十一年(816)等说法。关于温庭筠卒年的说法也有三种,分别为咸通七年(866)、咸通十一年(870)、中和二年(882)。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于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则他享年66岁。

贬谪事由

温庭筠于大中十三年(859)被贬为随县尉。其贬谪的时间和事因,历来说法不一。关于贬谪时间,《北梦琐言》《南部新书》《全唐诗话》仅云贬在宣宗时。《新唐书·温庭筠传》作“大中末”。《旧唐书·温庭筠传》则云“属徐商知政事,颇为言之。无何,商罢相出镇,杨收怒之,贬为方城尉。再迁隋县尉,卒。”《东观奏记·下》:“勅:‘乡贡进士温庭筠早随计吏,夙着雄名,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尚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可随州随县尉。’舍人裴坦之词也。庭筠字飞卿,彦博之裔孙也,词赋诗篇冠绝一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连举进士,竟不中第。至是,谪为九品吏。进士纪唐夫叹庭筠之寃,赠之诗曰:‘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人多讽诵。上明主也,而庭筠反以才废。制中自引骚人长沙之事,君子讥之。前一年,商隐以盐铁推官死。商隐字义山,文学宏博,笺表尤着于人间。自开成二年升进士第,至上十二年,竟不升于王庭。”其中记温庭筠贬随县尉在李商隐死后次年。

关于贬谪缘由,《唐摭言》卷十一记出于搅扰科场:“无何,执政间复有恶奏庭筠搅扰场屋,黜随州县尉。”《新唐书·温庭筠传》:“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廷筠不乐,上书千余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执政鄙其为,授方山尉。”有认为温庭筠被贬是因为得罪令狐绹。《南部新书》丁卷:“宣皇好文,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进士温岐即庭筠续之,岐以‘玉跳脱’应之,宣皇赏焉。令以甲科处之,为令狐绹所沮,遂除方城尉。初绹曾问故事于岐,岐曰:‘出《南华真经》,非僻书也。冀相公燮理之暇,时宜览古。’绹怒甚。后岐有诗云‘悔读《南华》第二篇’之句,盖为是也。”有认为是因为得罪杨收。见前所录旧唐书传及新唐书传:“会商罢,杨收疾之,遂废卒。”也有认为是得罪宣宗的。《北梦琐言》卷四:“宣皇好微行,遇于逆旅,温不识龙颜,傲然而诘之曰:‘公非司马长史之流。’帝曰:‘非也。’又谓曰:‘得非大参簿尉之类。’帝曰:‘非也。’谪为方城县尉,其制词曰:‘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尔既德行无取,文章何以补焉。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云云。竟流落而死也。”夏承焘认为在这些说法中,前二者(搅扰科场、得罪令狐绹)较可信。

后世研究

生平考证

后世对温庭筠生平和创作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证。学界对温庭筠生平的研究论著主要有:夏承焘的《温飞卿年谱》、邹啸的《温飞卿与鱼玄机》《温飞卿与柔卿》、顾学颉的《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旧注辨误》《新旧唐书温庭筠传订补》《温庭筠交游考》、陈尚君的《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也谈温庭筠生平之若干问题》、王达津的《温庭筠生平之若干问题》、黄震云的《晚唐诗人温庭筠是温彦博的七世孙》《温庭筠籍贯及生卒年》《对〈温庭筠生年新证〉一文的意见》《温庭筠累年不第偃蹇终生及其原因考》、牟怀川的《温庭筠生年新证》《关于温庭筠生平的若干考证和说明――兼驳〈意见〉》、《温庭筠从游庄恪太子考论》《温庭筠改名案详审――兼辨两〈唐书·温庭筠传〉之误》、徐陶的《温庭筠入蜀考辨》《温庭筠从宗密禅师结社考》《温庭筠开成年间事迹考》、刘范第的《温庭筠贬谪时地辨》、彭志宪的《温庭筠未曾再贬及有关问题》、殷大云和黄震云的《温庭筠生平纪事和诗文系年(上、下)》、梁超然的《温庭筠考略》、成松柳《温庭筠研究》、黄立芹《温庭筠“士行尘杂”考辨》等。

作品研究

学界对温庭筠的文学创作的研究论著主要有:叶嘉莹的《温庭筠词概说》、江华清的《论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平甬的《温庭筠——花间鼻祖》、吴恕的《词的开山大师温庭筠》、刘兆熊的《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刘中酥的《唐末文坛巨柱温庭筠》、李东乡的《温庭筠词试论》、沈曾植的《温飞卿诗集兰畹之意》、温廷敬的《读温飞卿诗集书后》《温飞卿诗发微》、林邦钧的《温庭筠和他的诗》、王翊群和朱嘉耀的《试论温庭筠诗歌的积极意义》、黄震云的《温庭筠的诗歌艺术特色》、孙安邦的《试论愤世刺时的温庭筠》、张晶的《温庭筠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散论》、俞明仁的《温庭筠散论》、王希斌的《论温庭筠乐府诗的思想内容》《绘阴柔之色写阳刚之美――论温庭筠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刘尊明的《温庭筠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意义》《禅与诗――温庭筠艺术风格成因新探》、山木敏雄的《试论温庭筠文学的一个侧面――时间流逝中的不安定存在》、成松柳的《温庭筠诗歌艺术风格初探》、黄昆的《衰绝晚唐――飞卿:温庭筠诗歌简论》、张巍的《温庭筠的诗法和词法》、管升攀的《温庭筠词风成因追溯》等。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1ncco6i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