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唯一蒙古族状元,晚年却因战乱全家赴死
崇绮是晚清大臣,父凭女贵,升隶满洲镶黄旗,一妹一女同为同治帝后妃。崇绮一生坎坷,晚年因战乱全家赴死,是清代状元中最悲催的一个。
捐官入仕,却受牵连
崇绮乃蒙古八旗子弟,最初为廪生,通过捐输军饷,谋得八品笔帖式,不久又被任命为玉牒馆誊录,1848年升任工部主事,一年后中举。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咸丰帝任命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督师广西,进剿太平军。太平军势如破竹,冲破清军围剿,从广西进人湖南,直逼长沙城下。咸丰帝大怒,将赛尚阿革职,押回北京,定斩监候,籍没家产。崇绮也受其父牵连被革去工部主事官衔。
家道中落,崇绮备尝“身居闹市无人理”的世态炎凉。他索性闭门读书,研习书法,练成一笔好字,他还擅长丹青,尤喜画雁,以寄寓其“沧州旧隐无人识,正似寒芦落雁边”的感愤。两年后,太平天国北伐军逼近天津,威胁京师。咸丰帝下令设巡防所,宣布戒严。巡防王大臣调崇绮充任督练旗兵处文案。次年,孤军北上的太平军弹尽粮绝,为清军所败,崇绮因抵御太平军北进有功被授予兵部七品笔帖式,并开复举人。
咸丰九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仓皇逃奔热河。崇绮以随办巡防名义守卫内皇城,并协理内城团防昼夜巡行,以备不测。英法联军退去后,因守城有功,崇绮被提升为主事,后迁员外郎。同治三年(1864),宁夏将军都兴阿奏请让谙熟军事的崇绮随他去西北参与军务,兵部上疏坚请留崇绮在部,获准,遂调充步军统领衙门兼办司员。
状元及第,女成皇后
咸丰九年这一年,正逢三年一次的礼部会试,崇绮顺利地取得了贡士资格,既入保和殿参加殿试。八位阅卷大臣在所有密封试卷中圈出前10名,送呈皇帝亲览。可当时同治帝还是个10岁的孩子,便由两宫皇太后代行。慈禧太后见一本卷子文辞写得不错,字也挺有功夫,就主张点这本为状元,慈安太后说不出什么意见,就由着慈禧太后做主,把10本卷子的名状安排停当,并用御笔点了。密封试卷拆开,才发现排在一甲一名进士的竟然是蒙古正蓝旗人崇绮,这可是清代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
崇绮作为一名旗人,破天荒地当了科举考试的状元,引起了满朝的议论和称羡,成为当时轰动朝野的重大新闻。祟绮也因此有了“小金榜状元”的美称。而整个清代二百六十年间,满、蒙人参加汉文考试最终能夺魁的也只有祟绮一人。他照例入翰林院为修撰。1870年,崇绮升为侍讲,是年秋,又任河南乡试主考官,后来又充当日讲起居注官,侍奉于皇帝左右。
1872年,同治皇帝已届成婚之年,需从高级官员的女儿中选一皇后。崇绮之女相貌端庄,文静娴淑,被东宫慈安太后相中,最终获得同治帝首肯,被册封为正宫皇后。作为皇后之父的崇绮,受封为三等承恩公,崇妻瓜尔佳氏为一品夫人,他的直系亲属从蒙古正蓝旗升隶满洲镶黄旗。崇绮一家又惊又喜。做梦也没想到能与当今天子联姻,并受到这样的恩宠。此后,崇绮历任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国丈难当,劝女自尽
然而好景不长。虽然同治帝与皇后十分恩爱,可慈禧太后却不喜欢这位皇后,经常强迫同治疏远她。同治帝心中不悦,便经常微服出宫,1875年1月,因患天花驾崩,年仅二十岁。照理应该立同治帝下一辈中的皇族为君,但这样一来,慈禧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不能再垂帘听政,因此她自作主张,立同治帝载淳的同辈,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恬为咸丰皇帝之嗣,继承皇位。因载恬年仅三岁,自然仍由两宫皇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同治帝驾崩,皇后本已哀恸之极,现在立载恬为帝,自己这个皇后不伦不类。况且自同治帝死后,慈禧太后将皇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从不给皇后好脸色,皇后痛不欲生,吞金自尽,获救生还。后来的说法有三:一是《清代野史大观》“一日,崇绮入视,知其状,奏闻。那拉氏曰:‘皇后如此悲痛,即可随大行皇帝去罢。’”二是《清代野记》“后以片纸请命于父,父批一‘死’字,殉节之志遂决。”三是《清代后妃传稿》“皇后死志已定,叫来崇绮,问该怎么死。崇绮跪在外面,问‘不吃行不行’,皇后说行,于是绝食而死。”总之是崇绮狠心劝说自己的女儿自尽。
同治帝和皇后相继去世,崇绮悲痛万分,情绪波动较大,曾上书称疾告退,朝廷不准,崇绮无奈,只得守职不怠。 1876年(光绪二年),祟绮任会试副考官,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等职。1878年,奉命查办吉林政务,并署吉林将军。次年,崇绮出任热河驻防都统。1881年,,任盛京将军,驻奉天城。1884年,任户部尚书。1885年,担任皇家出版社武英殿的总裁。此后,崇绮又被委以吏部尚书等职。但崇绮患有严重的腹泻之症,只好上书请求回家养病,获准。从此,崇绮闭门谢客,每日在家中读书写字作画,倒也怡然自得,但每当念及女儿之死,仍不免老泪纵横。
乐极生悲,全家赴死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并欲立“大阿哥”,作为同治帝嗣子,借以废黜光绪帝。次年,慈禧太后召集王公大臣会议,决定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俊为穆宗毅皇帝(即同治帝)的继承人,接进宫中,准备将来承继大统。崇绮闻知,心中暗喜。当年同治帝和皇后相继去世,没有留下继承人,却让载恬继了帝位,崇绮一直耿耿于怀。如今机会难得,便积极参与策划废立之事。此举颇合太后心思,崇绮因此被授与翰林院掌院学士,入值弘德殿,充大阿哥师傅。慈禧太后特下谕旨:“命管理礼部事务崇绮,在西苑门内乘坐二人肩舆。”此时的崇绮身价陡增,众人羡艳,这是他生平第二次鸿运高升的得意之事。
1900年,义和团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团民大批进入北京城。朝中不少大臣都崇信义和团宣扬的可避刀枪的法术,幻想着凭借这支农民武装把洋鬼子赶走,重振大清国威。崇绮当时正是积极附和者之一。一次,有人来拜访崇绮,谈话中称义和团为“拳匪”,崇绮大为恼怒,曰:“君何将我中国义士以匪目之?”立即端茶送客。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崇绮与徐桐一致称道:“义和团民气可用。”内阁学士联元则针锋相对地指出:。民气可用,匪气不可用。”当时慈禧太后听说列强支持光绪皇帝,要她归政,大为恼恨,也想利用义和团来对付一下洋鬼子。
然而,这引起了列强的恐惧,遂组成八国联军,由天津出发,攻破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帝、大阿哥和一些王公大臣取道居庸关,逃往太原,命崇绮和荣禄等为留京办事大臣。崇绮担心八国联军以轻骑尾追其后,袭击慈禧乘舆,于是与荣禄等伪装成皇驾乘舆,从南路直奔保定。想以此作为掩护,以防意外。到达保定后,崇绮等人住进莲池书院,每日派人打听北京局势。不久,噩耗传来,崇绮之妻瓜尔佳氏在崇绮走后,指挥仆人在屋内掘了两个大坑,男女老幼,按昭穆为序,分别左右坑内,然后命仆人填土掩埋.仆人不应命。惊慌逃出,儿子葆初便自己点燃了窗棂,全家人巍坐不动,以身殉国。崇绮闻知,如五雷轰顶,五内俱焚,又听说列强扬言要杀掉一切支持义和团的官员。崇绮自忖在劫难进,唯有以死殉忠,宁可同家人九泉相聚,也不能被洋鬼子擒拿受辱。当晚,这位年近古稀的满蒙状元便自书了绝命辞:“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自缢于莲池书院。此后,清廷以崇绮洵能舍生取义,大节无亏。著照尚书例赐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寻赐祭葬,谥文节,入祀昭忠祠。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1d6kgo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