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的典故有哪些
刘邦在短短的八年间从一介布衣,变身为天下至尊,成为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关于他的传说和历史典故,一直都在民间流传着,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流氓天子。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三十六计之一,也是一个和刘邦有关的典故。当初,秦朝朝政昏暗,百姓不堪疾苦,纷纷揭竿而起。刘邦和项羽带领的起义部队都是反抗秦暴政的重要武装力量。
古代栈道
当年,刘邦抢在项羽之前,攻下了咸阳。但是刘邦的实力与项羽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保存实力,积聚力量,刘邦将咸阳和关中地区让给了项羽,而自己却留守于汉中。章邯与汉中毗邻,为了防范章邯的入侵,刘邦下令将连接汉中与外界的栈道全部烧毁了。等到后来,刘邦的实力得到了积聚,可以与刘邦一较高下的时候,刘邦就拜韩信为将,攻打项羽。
为了迷惑敌方的视线,韩信在明面上,派了大队人马去抢修之前被烧毁的栈道,让敌人一位他们只有把栈道修复了,才能开战,而修复栈道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事实果然如韩信所料,敌人果然中计,对他们毫无防备。
而韩信早已命人从小路包抄陈仓,在敌方毫无所觉的时候,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就这样刘邦成功的夺回了咸阳,占领了关中地区。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成语也就由此而来。这一成语往往用来形容将隐藏真实的意图,用表面无害的举动来迷惑对方。
刘邦被围白登是怎么逃出来的
刘邦称帝之后,曾与匈奴交战,并一度陷入险境,也就有了白登山被围之事。
白登山被围
当时,韩王信奉命抵御匈奴的攻击,但是在韩王信与匈奴的交战中,多次不敌,这就直接激怒了刘邦。韩王信担心受到诛连之祸,决定先下手为强,与匈奴联手,共同攻汉。于是刘邦便率军亲征与匈奴交战。
刘邦挥军太原,一边攻击匈奴,一边平定韩王信的叛乱。刘邦首战告捷,大获全胜,使韩王信元气大伤,不得不逃往匈奴。也许是,胜利来得太快,太容易,刘邦因此而轻敌。刘邦不听娄敬的劝谏,在晋阳进入了匈奴军队设下的圈套,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如此一来,汉军就被断了粮草,也没有援军可等。刘邦尝试突围,与匈奴军队展开激战,双方僵持不下,损失惨重。
此后,连续七天七夜,刘邦都被围困于白登山之中。而当时恰是严冬,汉军既无粮草也无御寒之物,一时间士气十分低落。
在这情况十分危急之时,陈平向刘邦献上了一计。匈奴单于的阏氏十分受宠,于是就让刘邦派人去贿赂阏氏。果然,陈平的计策奏效了。阙失以汉军被围七日不乱,必有神助为由,劝单于不要对汉军赶尽杀绝。她还对单于说:“汉军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而且就算匈奴夺得了汉军的土地,也不一定会适应中原的水土,万一再受到汉军的内外夹击,对匈奴很是不利。”
单于信以为真,再加上韩王信没有按照约定时间与匈奴会师,被单于所疑。所以单于就真的退兵了,刘邦这才脱险。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vnqog4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