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氏平生所为

客氏宫中为恶的第一步,就是除去光宗朱常洛的原来亲信宦官、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王安是明代少有的为士大夫所称道的宦官之一。他为人刚直,从万历二十年(1592)就服侍…

客氏宫中为恶的第一步,就是除去光宗朱常洛的原来亲信宦官、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王安 是明代少有的为士大夫所称道的宦官之一。他为人刚直,从万历二十年(1592)就服侍朱常洛、朱由校父子。尤其在移宫一事上,他联合外廷的杨涟、刘一璟等大臣拥朱由校登基,使 朱由校摆脱了“西李”(李选侍)的控制。熹宗登基后,也很感激王安,言无不纳。魏忠贤也投靠在他 门下。然而,王安此人,“刚直而疏”,心思不够缜密,又常常患病。因此,他与熹宗的接 触逐渐变少,而魏忠贤借客氏之力日益亲近熹宗,大有取而代之之势。天启元年(1621)五 月,朱由校任命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按照惯例,王安自然要推辞一番。这时候,客氏的 作用便显现出来了。她劝熹宗干脆批准了王安的辞呈。然后,魏忠贤嗾使给事中霍维华弹劾 王安,再利用秉笔太监的身份矫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去做净军——宦官军队。从魏忠贤本人来说,王安于他有恩,不忍加害。但是,客氏的一句话坚定了魏忠贤除去王安的决心。客 氏说:“尔我孰若西李,而欲遗患也!”意思是说,你我跟李选侍比怎么样,她都被王安逼 得移宫僻居,我们为什么要留下遗患呢?客氏身为妇人,却无妇人之仁,做事非常狠毒。其 实,王安有恩于熹宗,如若不死,随时都有可能翻身。客氏和魏忠贤于是派当初李选侍宫中 的太监刘朝去掌管南海子。刘朝本就与王安有仇。让刘朝掌管南海子净军,是欲处死王安无 疑。刘朝到任后,就不让王安饮食。王安就取篱落中的“芦菔”为食。芦菔又名萝葡,其根茎可食用。大概王安当时也就是掘草根为食吧。然而,就这样,王安仍坚持了三天没死。刘朝实在有点不耐烦了,于是“扑杀之”,遂为客氏和魏忠贤除了心头大患。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vn8pevr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