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一统天下后,能否改善缺少能人的现象

东汉末期诸侯都没什么能力,基本是平庸的人。地方上军阀蜂起,刘焉刘表都是以刺史州牧的正常委派,他们当时的身份与其说是宗室不如说是名士了,和陶谦韩馥等人并没有本质区…

东汉末期诸侯都没什么能力,基本是平庸的人。地方上军阀蜂起,刘焉刘表都是以刺史州牧的正常委派,他们当时的身份与其说是宗室不如说是名士了,和陶谦韩馥等人并没有本质区别,无非是他们两个祖上追溯到西汉还是诸侯,和南北朝那些动辄地方反攻中央的诸侯王区别很大。当然,本身这就仅仅是猜测而已,刘备统一以后,如果军头势力尾大不掉,地方离心力大于向心力。

蜀汉一统天下后,能否改善缺少能人的现象

司马衷作弊事件还有贾南风得立等事件看。豪强之祸是从东汉刘秀就开始的,刘秀自己就出身豪强,东汉的统治基础本身也依赖豪强,当时没有科举制,平民没有固定的上升渠道,统治基础的来源太单一了,想解决豪强问题,恐怕圣明如武侯都未必有办法,曹操搞了个九品正中制,本身也是希望选拔人才的,最后也彻底变味了,感觉真的是体制问题,无解。

蜀汉一统天下后,能否改善缺少能人的现象

只有等到隋唐科举制才能部分解决这个问题,察举制只要使用得法,一样不错。而东汉到唐这个时代科举制根本不适合,特别是印刷术和造纸术都没普及的东汉到西晋那段时期。毕竟当官吏首先得有文化,那时候书都是奢侈品了,不是大族大户那读得起书,也导致他们垄断官吏选拔了。其实就是到了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明朝的书价也吓死人,更不说汉晋了。

蜀汉一统天下后,能否改善缺少能人的现象

另外,如果不封同姓王那就是曹魏的下场,大封同姓王那就是西晋的下场。历史是底层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而不是顶层拍脑袋设计出来的。曹魏是和东汉一样封王不给权,真正有影响的宗室禁锢令,这样只要是宗室不是王侯一样遭殃。但最致命的是曹丕曹睿两代作死,特别是曹睿在诸葛亮死后那几年干的事,把人都得罪光了。外加曹操当年杀得太多,三代如此,才会让司马家冒头。刘秀也是无法去除豪强大族势力任用之,其实仅仅是解决这个问题,刘秀做法足够了。

蜀汉一统天下后,能否改善缺少能人的现象

接着萧衍又善待宗室纵容诸王,明知道分封肯定是个同室操戈的结果,每一个乱世爬上来的人精看到大封宗室并没什么好结果但仍然坚持分封,显然不是他们个个都比看历史书的人蠢,当时的特定环境下,中央对地方管理力度有限,宗室强大有恶果,宗室衰弱更可怕,不得已而为之。晋实行分封是因为魏确立了九品中正的贵族政治背景下,郡县基本上成了贵族的封地,晋为了维系中央的统治不得不去分封弹压地方。

蜀汉一统天下后,能否改善缺少能人的现象

但刘备方不一样,刘备是草根出身,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都是草根,马超一系老家都被踹了,有点贵族背景的无非是诸葛荆州一系和益州一系,徐州一系只能算豪强,真正的贵族是颍川关中一系,如果将支持曹操的这两系人马打掉,完全可以实行郡县,无需分封。如果蜀汉统一全国,那么蜀汉后期无人可用的问题应该不至于这么严重,毕竟可以从全国范围内选用提拔人才了。对于刘璿的评价,故意取了一段看似负面的评价,事实上刘璿也有好的评价的,而且这又不是刘璿的传,不说刘璿有没有改正,我觉得也并不能说明刘璿就一定没改吧。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vj4lae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