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夫人儒冠君主
李暠成了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开国皇帝,庙号武昭王,在位18年。也是北方各政权统治者中寥寥无几的汉人政权的建立者。据《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记载,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16世裔孙。他的先祖在汉初奉命到陇西讨伐叛乱的羌人,战死沙场,葬于陇西,儿孙前来奔丧,并将全家迁到这里守墓。从汉到晋,渐成大族。祖父李弇在前凉张轨的手下做到将军、封侯爵。父亲李昶也很有名气,只是死得早,李暠是他的遗腹子。后其母带着他改嫁宋家,又生下异父同母的弟弟宋繇,兄弟俩志趣相投,都喜欢结交名士,宋繇后来成了他的左臂右膀。李暠聪明好学,年纪轻轻,就文武双全,又抱负远大。史书称他“性沉敏宽和,美器度,通涉经史,尤善文学。及长,颇习武艺,诵孙吴兵法”。河西名士都一致看好他会有一番作为,一些衣冠之士都来投靠他。他经常和郭 、宋繇一起同吃同住,共同商讨天下大事。
段业、沮渠蒙逊起兵背叛后凉的时候,敦煌太守孟敏投降段业,被任命为沙州刺史。李暠也与宋繇、郭 等人在家乡响应。段业便任命李 担任沙州治下的效谷(今甘肃敦煌东北)县令。在任职期间,办事公平认真,“温毅有惠政”,受到敦煌士绅及百姓的拥戴。不到一年,敦煌太守孟敏去世,在敦煌地方势力敦煌护军郭谦、沙州治中索仙的拥戴下,段业准备任命李暠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
可是得宠于段业的右卫将军索嗣却从中阻挠,虽然他和李暠为刎颈之交,但他很忌惮李暠,又觊觎敦煌是军事重镇,便妄图取而代之,乘机在段业面前构陷李暠。“李暠是陇西名族,声振河西,不可据实职,如果他据敦煌,恐怕此地非主上所有了。”段业书生性格,向无定见,便听信了索嗣之言,改任他为敦煌太守。索嗣自然高兴,亲率轻骑五百乘,昼夜兼程,从张掖赶往敦煌就任。索嗣春风得意,在离城20里处,给李暠捎信,让他前来迎接。
李暠接到诏书之后,惊疑异常,难以决断,正欲前往,被夫人尹氏、宋繇和新任效谷令张邈劝止。宋繇出谋划策说:“兄长被众人推举为敦煌太守,岂可轻易拱手送人?让天下英雄耻笑!何况段业懦弱无能,必不成大器。兄长为一代英杰,有霸主之风,现今天下扰攘,正是英豪有为之时。怎能屈尊于人下呢?”郭谦、索仙、伊建兴等敦煌地方官宦和大族,也纷纷劝告。李暠早有野心,只是担心自己虽系陇西大族,毕竟不是敦煌当地人,吃不准敦煌名门大户的态度,如今得到敦煌士绅领袖的明确支持,顿时信心大增,便决意不受诏命。他对众人说:“玄盛(李暠字玄盛)向无叱咤风云之志,纵横天下之才,只是受了委派来此为官,没想到竟得到大家的厚爱,实在感激涕零。刚才准备出迎,也是因为不知道诸君的心意啊!”
夫人尹氏献计,假借出迎,将计就计。遂派精兵出其不意,打了个索嗣措手不及。索嗣逃回张掖,李暠又上表,历数索嗣的罪状。沮渠蒙逊兄弟也因为索嗣跋扈,其实他们自己就很跋扈,跋扈对跋扈,就像一个槽上拴不下两叫驴一样,乘机怂恿段业除掉索嗣。段业昏暗不明,以忠为奸,只好杀了索嗣以安抚李暠。而且还专门派使臣到敦煌向他表示慰问,还分敦煌的凉兴、乌泽和晋昌(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的宜禾三县为凉兴郡,晋封他为使持节、镇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一时李暠势力大盛,前来效忠和依附者络绎于途。
而段业自己却危机四伏,不久,晋昌太守唐瑶背叛段业转投李暠,并传檄敦煌、酒泉、凉兴、建康、祁连和晋昌等六郡,公推他为大都督、冠军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他遂在敦煌建立西凉国,下令大赦境内,并建元庚子。初定都于敦煌,公元405年又迁都于酒泉。疆域东自建康(今甘肃高台县),西至鄯善。建立起一个类似前凉的汉人政权,由于在凉州之西,故史称西凉。就在这年冬天,段业被沮渠蒙逊所杀,北凉政权易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v053bp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