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慈禧究竟是谁的皇后?

中文名叶赫那拉·杏贞 别名 西太后、慈禧太后、那拉太后 民族满族 逝世日期1908年11月15日 坟墓定东陵 旗籍满洲镶蓝旗 外文名EmpressDowagerCixi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35年11月29日 职业 懿嫔,皇太后,太皇太后 生活年代清末 婚姻名份贵人、嫔妃、贵妃 慈禧是谁的皇后 慈禧是咸丰皇帝的妃子,也就是说慈禧的老公是咸丰皇帝。慈禧1852年入宫被封为兰贵人,后来后册封懿嫔。慈禧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同治皇帝以后被册封为懿妃。咸丰皇帝死后慈禧被同治皇帝尊奉为西太后。

叶赫那拉氏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次年又晋封懿贵妃。由于咸丰帝体弱多病,大清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北有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国反清)又让他心力憔悴,懿贵妃工于书法,于是咸丰帝时常口授让懿贵妃代笔批阅奏章,使慈禧有机会接触政治。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她随咸丰帝,和皇子载淳逃往热河。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去世,由于皇子载淳只有6岁,咸丰帝临终前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同治帝处理朝政。这些人都是咸丰的亲信,肃顺尤其足智多谋。又给皇后和懿贵妃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希望他们相互牵制。

执政初期她在议政王奕訢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慈禧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之甚少,她也作出很 垂帘听政进行的场所,养心殿东暖阁 多愚蠢的决定,阻碍了洋务运动的进行;再有,当改革可能损害她的统治时,她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集权。这一时期,国内起义被平定;两次鸦片战争暂时满足了列强的贪欲,外交上没有吃大亏;洋务运动后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同治中兴”。 同治十一年(1872年),载淳已17岁,慈禧不得已为他选后,次年,两宫太后撤帘归政。但同治帝亲政后仍难摆脱慈禧的干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uvcndv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