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后司马氏屡次险胜政敌,终成最后赢家

原标题:一时成功不代表万世无忧,司马家族战胜数名政敌,最终站在顶峰高平陵事变后,司马家族已经掌握曹魏帝国大权,但他们与各豪门士族的地位依然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是…

原标题:一时成功不代表万世无忧,司马家族战胜数名政敌,最终站在顶峰

高平陵事变后,司马家族已经掌握曹魏帝国大权,但他们与各豪门士族的地位依然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是魏帝国的臣子。

高平陵事变意味着司马家族已经不甘心做一个纯粹的臣子,而且他们也已无法再继续做一个纯粹的臣子。因为一个臣子做过高平陵那种事情以后,再想从高处到低处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从高处坠落,摔个粉身碎骨。

高平陵后司马氏屡次险胜政敌,终成最后赢家

此时的司马家族只能硬着头皮一条道走到黑,安安心心地做一个乱臣贼子。这条路也许会让他们从此登上顶峰,也许会让他们从此跌入深渊。

收拾了曹爽之后,司马懿应该怎么做呢?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司马懿一定借此机会大肆安插亲信,从而进一步控制帝国。对此我只想说:如果司马懿就这点水平,司马家族肯定早就万劫不复了。

司马懿在帝国有着无人可及的资历、威望和影响,司马家族本身也是帝国最大的豪门之一。所以在司马懿成为帝国首席执政官后,他所能拥有的权力远比曹爽要大得多。但司马懿此时最需要的是收敛。收拾了曹爽之后,所有的豪门士族都盯着司马懿的一举一动。如果司马懿接下来的作为能让大家满意,那司马懿自然可以成为新任的帝国首席执政官。如果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司马家族考虑,却丝毫不顾及大家的感受,那大家都会集体反对。

在高平陵事变之前,曹爽的势力极大。但是面对司马懿的挑战,曹爽几乎在一瞬间崩盘。如果司马家族的支持者因利益受损,转而支持司马家族的挑战者,司马家族也会在一瞬间崩盘的。

高平陵后司马氏屡次险胜政敌,终成最后赢家

可尽管司马家族一再小心谨慎,却依然面临了数次挑战。

高平陵事变后的第二年。太尉王凌挑战司马家族。

高平陵事变后的第六年。中书令李丰和皇后的父亲张缉挑战司马家族。

高平陵事变后的第七年。 镇东大将军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挑战司马家族。

高平陵事变后的第八年, 镇东大将军诸葛诞挑战司马家族。

这四次挑战均已司马家族获胜而告终,但其过程却是惊险异常。司马家族是乱臣贼子,这是公开的秘密,所以司马家族能从皇权中汲取的力量非常有限。而挑战司马家族的各个实权派,也拥有着庞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资源,更可以打着保卫皇权的旗号。在这种生与死的对恃之中,司马家族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对于挑战司马家族的人,我们总认为他们是忠于曹氏皇帝的。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难以成立,因为这些实权派仅仅是挑战司马家族的执政地位。说他们说他们忠于曹氏皇帝,那是不过是把政治当童话的把戏。

谁打败司马家族,谁就将成为帝国的新任首席执政官。谁成为帝国新的首席执政官,帝国的最高权力就会落入谁的手中。谁拥有这种权力,也绝不会再把这种权利交还给皇帝。

高平陵后司马氏屡次险胜政敌,终成最后赢家

而正是由于不断地经受挑战,司马家族的权力获得了飞速发展。如果没有政敌挑战,司马家族很难有借口和机会排斥异己。但经历过挑战之后,司马家族再想排斥异己就方便多了。每一次胜利,都让司马家族成批地清洗能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势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臣服于司马家族。

司马家族经过两代三人的努力,打败了一个又一个政敌,清理了一批又一批豪门,终于即将走向乱臣贼子的顶峰。在魏明帝去世21年后,在高平陵事变11年后,公元260年四月,皇帝下令进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到此为止,司马昭虽然还没有成为皇帝,但他取代皇帝已只是迟早的事了。魏帝曹髦终于忍无可忍地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高平陵后司马氏屡次险胜政敌,终成最后赢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uustj4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