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曾将西安定为首都,为啥后来放弃了这个计划,这是为什么?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民国的时候,也曾经将这里定为首都,但是后…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民国的时候,也曾经将这里定为首都,但是后来取消了这个计划。这是为什么呢?

今日的西安,古代名字很多,但是最为叫响的则是长安。

在西周时,西安称为“丰镐”。周文王在今天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又命儿子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丰镐”就是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这也是西安作为都城之始。

把西安改名叫做长安,则是刘邦。公元前202年,刘邦取得政权,在今西安城西北郊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叫做长安乡,建立汉朝后,就把丰镐,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改名长安,寓意“长治久安”,成为汉王朝的首都。

此后,西安曾经多次改名。隋朝时,叫大兴。五代时,后梁改西安为雍州,设大安府,后唐改大安府为京兆府。宋代置陕西路,后置永兴军路。金朝时,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

同时,西安曾多次作为首都,比如说曹魏时期,西安列为五都之一,称西京。此外,还有多个朝代,将西安成为西京。

把这里改名叫做西安的,则是明朝的朱元璋。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攻打西安城。攻下来后,朱元璋把这里改名为西安府,寓意西方安宁。此后,西安这个城市名称才出现在中国历史上。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后,南京国民政府被迫临时迁至洛阳。1932年3月5日,民国决定:一、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二、洛阳为行都。

为什么把西安定为首都呢?因为当时日本进攻上海后,南京非常不安全。而西安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把西安作为首都,能够拖垮日本侵略者,更主要的是占据西安后,能够加速开发大西北。

1932年11月,民国决定决议“长安改为行政院直辖之市,兼负建设陪都之专责,根据陪都计划,划定适当区域为市区,并由国库筹拨经费”。西京市由此成为全国六大行政院直辖市之一。

在陪都西京建设期间,西安开展了一系列城市规划、地形测量、筑路修桥、水利建设、城乡绿化、古迹保护等工作,今日的很多规划和建设,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模样。

但是,民国政府后来放弃了把西安作为首都的计划。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面对上海战事的失利,11 月,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向全国发出了迁都重庆的通告。实际上,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重要机关都是先迁武汉。

为何这时候,民国没有选择迁都西安呢?主要是西安离东北较近,而此时的日本已经占领东北,染指华北,这样西安城和日本占领的地盘很近,民国官员感觉不安全,所以选择了中国大南方的重庆,作为首都。此外,1936年发生了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感觉这里不是一个吉祥地,所以不能选择这里做首都。

但是,事实证明,西安城确实易守难攻,日本曾经梦想占据西安古城,但是连潼关都没有迈过去。

1940年11月,重庆被定为陪都。次年,民国行政院下令撤销了西京市建设委员会,西京降为陕西省辖市。1945年4月24日,行政院正式撤销了西京筹备委员会,改名西安市。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西安的名字也沿用至今。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uj3iqsk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