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了
明代朱允炆的最终下落可以说是千古之谜了,朱棣的一生都在寻找朱允炆,但最终却没能找到。靖难之役后的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本篇就带大家一起猜测一下。
据《明史·恭闵帝本纪》的记载,建文帝在京都失陷后,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这也是官方对于建文帝结局的说明。
但《明史纪事本末· 建文逊国》载,在 朱棣军队攻破皇城之后, 情势万分紧急,,当时少监王钺拿出一个朱元璋为建文帝留下的箱子, 打开后里面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
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 其他人从水关御沟走, 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僧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逃出城外。而朱棣一直怀疑建文帝活在人世,不断派人四处寻找建文帝,但种种努力而未果。
正是由于上述文献的记载,学术界对于建文帝逃出南京后的去向, 众说纷纭,集中有两种猜测:一是朱棣靖难兵入城焚宫自亡;一是出家为僧, 四海为家。至于出逃去向,史有三说:下西洋、隐云南、赴绝域。
据统计,明清以来有关建文帝出亡地点按出亡省份(直辖市)分有:云南说、贵州说、重庆说、四川说、两广说、湖广说、福建说、浙江说、安徽说、江西说、江苏说、陕西说、青海说、甘肃说等14 说和海外说,共15 种说法。
2010年7月, 青海地方史学者魏明章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修撰的《渭源县志》中发现了西北地区著名文史专家慕寿祺(字少堂)先生手记一页,其大意为建文帝逃出南京后, 历荆楚、滇南、巴蜀, 进入甘肃, 最后来到青海乐都瞿昙寺,而后隐居于此。
朱允炆的最终下落,尽管很多人好奇,但是说真正的答案已经淹没在历史之中了,后人能做的只能是猜测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tron5s5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