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思想成就
自然
宋应星对于那些鬼怪迷信之说给予坚决驳斥, 主张对事物的考察要用“试见”和“试验”的方法。如他对麦子的开花就进行过仔细观察,作出了“江南麦花夜发,江北麦花昼发’,的科学几结论’而对未经自己亲自检验的事物和现象,往往持谨慎保留的态度。值得称道的是,宋应星在学术上对自己要求极严,有高尚的科学美德。在《天工开物》的初稿中,包含有“观象”和“乐律”二卷,是作者专门论述天象观测和音乐韵律的,可是在《天工开物》正式刊行时,作者将上述两卷抽了出来。宋应星自认为这两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哲学
宋应星在阐明其“形气”论、“二气五行说”及万物“生化之理”的自然观时,已经把中国传统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构成及其发展的学说推向一个新的境界,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使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具有更多哲理性和自然科学内容,运用他的这些理论思想能够比较容易的解释较广泛的自然现象。宋应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是在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宋应星为自己的著作冠以“天卫开物”之名,就是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天”即自然界;“工”指人的技巧;“开”是开发利用之意;“物”亦物质财富。“天工开物”即自然界杯人工技巧开发出物质财富。在宋应星看来,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人为万物之灵,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开发利用自然,创造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在《天工开物》的序中,宋应星开宗明义地说:“天授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了”,这种强调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正是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宋应星还有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他认为“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说明土壤的性质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异,物种及其性状随水土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在另一部著作《谈天》中,宋应星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得更加明白,他说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无异于刻舟求剑。宋应星在这里强调的是变,即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逐步形成了朴素的唯物沦和辩证法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一旦形成,又指导着他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奋力向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学者。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st6mdl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