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后世纪念

方腊起义遗址方腊洞: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叶家乡洞源里村西南2.5公里。原名帮源洞,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失败后避难之所。洞口朝南偏西7度。进深(除去底部二室)总…

方腊起义遗址方腊洞: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叶家乡洞源里村西南2.5公里。原名帮源洞,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失败后避难之所。洞口朝南偏西7度。进深(除去底部二室)总长22.1米,平均高度3米左右,宽度0.7米。从洞口至9米处最狭,仅0.36米。至22.1米处分为两岔,往下垂直3米为第一室,长1.8米,宽0.9米。往南向下7.1米为第二室,长3.4米,宽2.3米。离洞口20米处竖有“方腊洞”一碑,是郭沫若于1964年题写。

北宋末年,统治者荒淫腐朽,民不聊生。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在青溪(淳安)县万 年(威坪)乡洞源里率众起义,义军迅速发展,连克六州五十二县,东南震动。宋徽宗童贯镇压,义军由于战略失策和粮、弹缺乏,退守帮源。次年四月末,方腊及妻、子等人在帮源洞被俘,后英勇就义。

方腊起义的帮(洞)源村,群山巍峨,山石峥嵘,洞源溪自西北流向东南。方腊洞朝南偏西 7度,隔溪与百旗山、擂鼓台等起义遗址遥遥相望,为了纪念历史上这次农民起义,当地群众将帮源洞改名为“方腊洞”。洞前石碑上“方腊洞”三字系郭沫若所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se4dsnu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