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妙喻孔夫子是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
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客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当时有人拿他和孔子作比较,下面看看子贡是怎么回答的。
一天,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对其他官员说:“大家都说孔子了不起,我看子贡比他的老师强。”
子服景伯听说此话后,转达给子贡听。
子贡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此话就不对啦,我怎么及得上老师呢?拿房屋的围墙来作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看见里面房屋的美好。而我的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人们又找不着大门进去,那就看不见他那宗庙的壮美和房舍的多种多样啦。能够找着大门进去的人或许不多吧。因此,叔孙武叔老先生那么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子服景伯觉得子贡的比喻既新鲜又贴切。
后来,子贡听见大夫叔孙武叔毁谤自己的尊师孔子,心里很是气愤,他找到叔孙武叔说:“先生您不要这样做!仲尼老师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好比小山丘,还可以超过;仲尼老师却好比太阳和月亮一样,是没办法超过的。
有人纵然想自绝于太阳、月亮,可那对于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看出他太不自量罢了!”
又有一次,有人对子贡说:“您对仲尼那么恭敬,难道他真比您强吗?”
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可以表现他聪明,也可以说一句话表现他不聪明,由此可见,说话是不能不谨慎的。我的老师的不可赶上,如同上天不能用梯子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一样。
我的老师如果当上国家的君主或得到采邑成为卿大夫,他要百姓在社会上站住脚跟,百姓便都自然地站住脚跟;若引导百姓前进,百姓自然都跟着前进;若安抚百姓,百姓自然都会前来投奔;若动员百姓,百姓自然会同心协力。
他老人家生得光荣。死得可惜,别人怎么能赶得上呢?”
这说明子贡在当时的名声、地位和影响,确实已不在他的老师孔子之下,也说明他很尊重孔子。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s694rd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