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本能推翻秦朝这几方面暴露其劣性因小失大

秦末胡亥的继位让秦朝的百姓苦不堪言,此时的胡亥根本不懂得治国之道,他一直是残暴不仁,导致农民纷纷起义造反,其中大泽乡起义最有名,大泽乡起义分为三路,三路首领分别…

秦末胡亥的继位让秦朝的百姓苦不堪言,此时的胡亥根本不懂得治国之道,他一直是残暴不仁,导致农民纷纷起义造反,其中大泽乡起义最有名,大泽乡起义分为三路,三路首领分别是吴广,宋留,周文,周文为首的起义军进军之路最为顺利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本能推翻秦朝这几方面暴露其劣性因小失大

趁着士气高涨,周文起义军直入函谷关,不断逼近咸阳,给秦朝统治带来了严重的军事和政治威胁。秦二世刚得知农民起义军的消息时,十分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些人不过是乌合之众,很快便会失败。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周文竟然率着十多万军队进攻咸阳。

这时,秦二世才从“千秋万代统治人民”的梦中醒来。面对周文十几万大军,秦二世十分害怕,他连忙采用章邯的意见:解放当前正在修筑骊山墓的罪犯和奴隶,将这些人改编为军队,以抵抗周文。于是,章邯率领这三十万军队反扑周文。

周文没想到秦军竟然有援兵,因为没有做准备,因此,周文难以与其对抗,便向其它起义军请求支援。虽然,陈胜武臣率兵支援周文,但是,武臣当时却忙着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拒绝了陈胜的命令。而吴广虽然有军队驻扎在荥阳一带,但是,他却没有派兵增援周文。

就这样,周文陷入了无人援助的僵局。随后,周文与秦军进行了几次激战,但因为双方力量相当,所以,彼此僵持不下,难以决出胜负。最后,由于力量薄弱,无法取胜,周文决定转战河南。章邯乘胜追击,尾随周文。后来,周文与秦军在渑池一带进行了决胜战。

在这一战中,周文一军由于势单力薄,无法与强大的秦军抗衡,所以,失败了。兵败过后,周文感觉到了深深绝望,便选择了自我了结。攻破周文以后,章邯将目标转向了被包围的荥阳。之后,他立刻率兵解救荥阳,与荥阳守军内外呼应。一时之间,吴广受到了守军和章邯的夹击,难以逃脱。

但是,就在这危急时刻,起义军内部却爆发了矛盾:吴广的手下田臧假传陈胜之令,杀死了吴广。就这样,起义军失去了领头羊,没有了攻击目标,成为了一盘散沙。最后,在秦军的夹击下,吴广起义军全军覆灭。公元前209年,攻破了周文和吴广起义军的章邯继续率领军队前进。

此时,他攻向张楚的政治中心——陈县。与此同时,王离边防军接到秦二世的命令前往陈县增援章邯。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本能推翻秦朝这几方面暴露其劣性因小失大

当时,农民起义军分散在各个地区作战,所以,陈县一带兵力不多。面对秦军来势汹汹的攻势,起义军无力抵抗。于是,陈胜命魏、赵等地区的起义军前来支援。

可是,魏、赵军队却拒绝了陈胜的命令,概不增援。无奈之下,陈胜只好率军死守陈县。但尽管如此,起义军的颓势还是渐渐显露了出来,士气一片低迷。面对这种情况,陈胜不得不下令撤退。当起义军撤退到今安徽省亳县时,一位名叫庄贾的车夫趁乱杀死了陈胜,夺取了军队大权。

在那个时候,以宋留为首的起义军正准备占据南阳,后进军武关。陈胜被杀死的消息传到军中时,军队人心惶惶,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没过多久,宋留便向秦军投降。后来,秦二世命人将宋留押送到咸阳,对其实施了车裂之刑。

后来,陈胜的残部吕臣继续为农民解放作斗争,他不仅杀死了庄贾,收回了失地陈县,还联合英布重创秦军。最后,吕臣归顺于项梁起义军。

以上,就是中国第一次爆发农民起义的详细经过。

虽然,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只坚持了六个多月就宣告失败,但是,他们英勇的行为和昂扬的斗志,却鼓舞了中国万千农民投入到起义的运动中,为农民指明了一条解放自己的道路。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本能推翻秦朝这几方面暴露其劣性因小失大

之后,通过研究这次起义,可以发现其存在三点致命缺陷:

一、当起义蓬勃发展并取得短暂胜利后,陈胜骄傲自满,只关注进攻,忽略了防守。后来,在一些有心人的诱导下,陈胜杀死了曾经与自己一起共患难的伙伴。

在任用人才方面,陈胜只相信自己的心腹,不懂得把控人心,而且,军中赏罚不分明,严重影响了军队的团结;在日常生活方面,陈胜贪图荣华富贵,要求居住宫殿屋幄。他的这些行为不仅脱离了基层人民,还使得各位将领都不亲近于他,大大加快了起义失败的速度。

二、随着起义不断发展,一些六国旧贵族也加入到起义运动中。然而,他们却心怀鬼胎,各自培植自己的势力,四处占地称王。这,不仅分散和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还给了秦军一个击败起义军的机会。

三、虽然,陈胜和吴广直接组织了这次农民起义,并建立了一个属于农民的政权,但是,他们却忽略了革命队伍中的叛徒和奸细,以至于出现了车夫杀死领袖的重大事件。当起义军失去领袖以后,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从而导致军心不稳走向失败。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仅半年就失败了,但它为后来的起义如项羽灭秦提供了帮助,是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这点是不容抹杀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riirl3m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