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再出昏招,重用叛军将领当节度使是谁想到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王朝之一,唐朝的名声远洋海外的诸多藩国,附近国家都纷纷派遣了使臣到大唐学习先进的技艺和知识。但就是如此强大的一个王朝却仍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王朝之一,唐朝的名声远洋海外的诸多藩国,附近国家都纷纷派遣了使臣到大唐学习先进的技艺和知识。但就是如此强大的一个王朝却仍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而安史之乱是就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朝在安史之乱中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最终还是被安史之乱所间接导致的藩镇势力所灭的。所以能够看出唐朝的安史之乱影响和破坏性都十分的深远。甚至它的战火一直牵涉到了宋朝。

安史之乱对唐朝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带去了无边的战火,各地势力都纷纷征讨,战火对唐朝百姓和经济都带去了很大的影响,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官兵和叛军的交锋争斗更是让地区人民过的是民不聊生,在夹缝中被不断的洗劫艰难的生存。

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再出昏招,重用叛军将领当节度使是谁想到的?

“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曾经最繁华的城市长安和洛阳。本是世界最繁华的都市,却在经过战火的硝烟之后,出现了人烟断绝、野兽横行的荒芜景象。

而叛军中大都是胡人,这些士兵都很残忍嗜杀,使得战争对百姓国家的破坏更大。而当时唐朝官兵由于实力孱弱,不得不向邻国等少数名族借兵参战,而这些异族士兵进入中原,却又是对中原的一番破坏和劫掠。让大唐王朝变得更加的风雨飘摇。

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再出昏招,重用叛军将领当节度使是谁想到的?

在古代国家的强大与否和人口是息息相关的,而这场大战让大批的百姓流离失所,被迫逃亡。随着战争的继续和不断的抓壮丁充军,大唐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人口在迅速的下降。人口是国家的潜力和实力,这一改变使得唐朝对天下江山的控制力大大削弱,中央权威在人们的心中出现了下降。

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再出昏招,重用叛军将领当节度使是谁想到的?

而且安史之乱的平定根本就是存在欺骗性的。在安史之乱中出现了很多的军阀势力。虽然是平定但是实际上就是说说而已,问题其实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在平叛到了尾声时,打着自己小算盘的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向唐朝皇帝提出了一个荒诞的建议。他提出让这些叛军的投降将领们在叛乱的起始地河北地区担任节度使,就是如此可笑的提议竟然唐朝掌权者还同意批准了。这一决策大有让这些人重新开局卷土重来的意思,这简直就是给想打瞌睡的人送去枕头。而提出这个建议的仆固怀恩不过是担心失去叛军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而已。

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再出昏招,重用叛军将领当节度使是谁想到的?

于是像田承嗣,李宝成,李怀仙等一众昔日的安史叛将重新洗白,担任起了唐朝的河北地区节度使,而他们却完全不听从朝廷的政令,俨然是占山为王的架势和姿态。官员的任免都是自己决断从不询问朝廷的意见。

还不止如此,这些节度使还会又其亲属和部将继承权利。简而言之就是这个弊端在唐朝还将继续存在,朝廷就成了橡皮图章,根本没有实际的掌控力。关键这种现象和问题开始在其他节度使辖区出现,对唐朝最终的灭亡影响很大,而消灭唐朝的后梁太祖朱温正是节度使出身。他就是借了安史之乱没有彻底解决的机会,成功篡位当上了皇帝的。

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再出昏招,重用叛军将领当节度使是谁想到的?

朝廷和各个节度使的关系都是混乱的,经常都是相互的征讨。节度使之间也很不和谐,这也是中晚期唐朝社会相当混乱的原因。在这种大环境下,百姓过的水深火热,国家的经济和生产都受到影响。唐朝可以说从安史之乱的出现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安史之乱对大唐的影响相当的深远。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rh0dj01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