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为保证全军胜利,毅然驾致远舰沉海
光绪11年(1885),中法战争已经接近结束,但台湾战局仍然不容乐观。7月,为加强台、澎地区的防务,清政府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厂订购了两艘巡洋舰,造价每艘84.5万两白银,这就是“致远”舰和“靖远”舰。1887年两舰建造完成,次年春驶抵天津大沽。由于中法战争结束后,台、澎地区局势缓和,李鸿章等决定将两舰留归北洋。(1888年北洋水师成立时,邓世昌升署中军中营副将任“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1849-1894),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少时即“有干略”,曾从欧人学习算术,通英语,“性沈毅,留意经世之学”。同治6年(1867)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外学堂学习航海,各门课程考核皆优等。光绪13年(1887),清政府在英、德两国订购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快船工竣,派邓世昌等4人出洋接带,次年4月安抵大沽,邓世昌从此与“致远”舰相始终。
邓世昌平时“精于训练”,“执事惟谨”,人称“治事精勤,若其素癖”。他在履行职务时,决不依赖洋员,而是独立工作,甚至亲自操作。他虽然没有出洋留过学,但“西学甚深”,为一般同僚所不及。时人称赞他“使船如使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特别是他富有爱国精神,为人“英气勃发”,虽“祍席波涛,不避风险”。并经常“在军激扬风义,甄拔士卒,遇忠烈事,极口表扬,慷慨使人零涕”。曾对人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耳!”丰岛海战后,他又对部下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以表露其与敌决一死战的决心。
光绪20年8月18日(1894.9.17),中日两国海军主力相遇于黄海。海战于中午12点50分打响。战斗一开始,北洋舰队以“人”字阵冲断敌队,先占上风。“致远”舰“开放舰首尾英厂十二吋之大炮,并施放机器格林炮,先后共百余出,击中日舰甚多”。其中,比叡、赤城受创甚巨,丧失战斗力而逃出战列。但是,日本联合舰队仗着舰多势众,转而实行夹击,致使北洋舰队陷于背腹受敌的地位。在此危急之时,邓世昌激励将士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于是,致远全舰官兵敌忾同仇,拼死搏战,于“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鹜,独冠全军”。
14点30分,日本先锋队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舰由北洋舰队的右翼向左回旋,驶至“定远”舰前方,并向中国旗舰进逼,企图施放鱼雷。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下令“开足机轮,驶出定远之前”,迎战来敌。他这一“勇敢果决,胆识非凡”的举动,鼓舞了全体将士。在日本先锋四舰的围攻下,全舰上下,勇抗强虏,意气自若,毫不退缩。
15点前后,“致远”舰在激战中已有多处受伤,特别是连续受到敌舰“十吋至十三吋重炮榴霰弹的打击,水线下受伤”,舰身倾斜,势将沉没。“致远”舰虽受重伤,而且弹药将尽,仍然拼死决战。恰在此时,“致远”舰和日舰吉野相遇,邓世昌为保证全军的胜利,准备与之同归于尽,他对帮带大副都司陈金揆说:“倭舰专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顿时“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
“致远”舰沉没时,邓世昌与大副、二副等同时落水,其随从将救生圈相让,邓世昌拒不接受。适有一艘中国鱼雷艇驶来,艇上水手高呼:“邓大人,快上扎杆!”邓世昌不应,“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此刻,他所养的爱犬名“太阳犬”者,也凫到身边,“衔其臂不令溺,公斥去之,复衔其发”,使其不能沉入海中。邓世昌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也随之没入波涛之中,时年整45岁。其“忠勇性成,一时称叹”。全舰200余名官兵,除27人遇救获生外,余者全部壮烈栖牲。
战后,光绪皇帝以邓世昌死事壮烈,极为震悼,亲赐挽联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对他的英勇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予谥“壮节”,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并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解放后,为教育后人,慰藉英灵,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三次试图打捞“致远”舰,但都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实现。
附:
御赐祭文:
朕惟:伏波横海,具折冲千里之威;劲草疾风,标烈士百年之节。哀国殇于授命,颁彝典以荐馨。尔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识洞韬钤,材雄超距。帆樯练技,究风涛沙线之殊形;闽粤筹边,奋虎阚龙骧而奏绩。洊跻副阃,荣□翠羽之辉;肇锡嘉名,勇冠熊桓之旅。属以潢池告警,因而辽海移军。爰统师千,远清妖孽。楼船风驶,仰汉将之如飞;□石雷殷,攻倭艘而屡破。方冀□枪迅扫,表海尘清;讵期锋镝亲撄,前军星陨。沉沧海而不悔,矢舍命以全忠。葬蛟鳄之腹中,血三年而成碧;戳鲸鲵于地下,魄千载而犹雄。用褒死事之勋,特著易名之典。於戏!臣心不二,抒浩气而壮山河;大节在三,留英光以争日月。钦兹芬苾,慰尔忠魂!
御赐碑文:
朕惟:卫社稷以执干戈;马革慰沙场之志。听鼓鼙而思将帅,龙纶宣□□之恩。雕俎既陈,螭文式焕。尔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素娴韬略,荐握戎符,统战舰而著勤,实海军之肇造。重瀛涉险,叶丈人地水之师;绝檄策勋,媲壮士天山之箭。膺懋赏而荣□孔翠,锡勇名则队肃虎貔。属敌骑之披猖,值句骊之告警。取兵辽海,瞻星斗而识哥舒;纵火长江,催艨艟而推公理。奋击则寡能敌众,冲锋则义不顾身。军可撼山,期折蚩尤而献馘;心愿盟水,甘从海若而捐躯。迨遇救而获生,终自沉而效死。虫沙何处,沧波招烈士之魂;鲸筑未伸,赍志宜贞珉之勤。谥之壮节,表厥名称。於戏!誓扫旄头,经百战而风云变色;身骑箕尾,炳千秋而竹帛流光。特峙穹碑,渥承宠命。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rgusdu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