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的周朝诸侯以下犯上无视王室权威,最终被灭是谁的过错
在西周国运走向辉煌之时,优秀的战略家周公就意识到天命无常,再兴盛的王朝终有走向衰亡的一天,而在某种意义上,这同时也暗示着一个伟大的王朝由盛而衰,就必然会出现另一股势力由弱变强,结果周朝在周赧王手上被灭
因此,很多人都将“亡国之君”这一“荣誉称号”授予了周赧王,可是,纵观周赧王的一生,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有什么恶性,他即位之时,周王室已然衰微,他也只能寄居于西周国,蜷缩在洛邑的王宫之中,看着七雄混战不休。
周王室的灭亡,其实可以说与周赧王毫无关系,秦国轻轻松松就灭掉了周王室,夺取周朝的镇国神器——九鼎,从表面上来看是周王室毫无武力可言,究其原因,其实是曾经威慑天下,被天下诸侯奉为共主的周王朝已然毫无威信可言,这才给了秦国轻轻松松灭掉周朝,断其国祚的机会。
而这一切,都是拜那位将魏斯、韩虔以及赵籍三人分封为诸侯,允许赵魏韩三家正式建国的周威烈王所赐。
为什么说周王室的最终崩溃都是拜周威烈王所赐呢,这还要从平王东迁说起。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即位,因镐京在战火中被摧毁,西六师几乎全军覆没,已然不能肩负起拱卫宗周的职责,遂决定放弃宗周之地,东迁洛邑,以晋国、秦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奉命拱卫周王室东迁洛邑,而后周平王以宗周之地作为赏赐,分封给了这些国家,秦国更是因此从附属国得以成为周王室的诸侯国。
在平王东迁之后,一度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尴尬局面,周王室实力虽受到重创,但是在晋文侯等人的支持之下,周平王得以在成周之地站住了脚跟,而后在晋文侯的帮助之下,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戡平内乱,结束了乱局。
此后虽有周郑交质,周桓王伐郑受伤,但是以晋国、鲁国、燕国为首的一批诸侯国仍旧愿意接受周王室调遣,拱卫周王畿,使得齐楚等国不敢肆意欺辱周王室,各国为求争霸,也不得不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可这一切就在三家分晋之后都变了。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联手在晋阳之战中灭亡了智氏,三家瓜分了整个晋国,随着敢于对抗三家的晋出公被逐,继任晋君的晋哀公迫于形势,保持了沉默,而周定王又因晋哀公保持沉默而不得不保持沉默。
因为没有得到周王室的承认,说得好听一些,赵魏韩三家一直都是以一种并未得到认可的形式保持着强盛的实力,说得难听点,赵魏韩三家就是乱臣贼子。
而在晋阳之战的五十年后,周威烈王将三家的领袖赵籍、魏斯、韩虔三人分封为诸侯,而后三家名正言顺的彻底将晋国瓜分,甚至将晋静公贬为庶人,使得晋国绝祀。
这一切看似与周王室关系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但是正是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周王室权威扫地,使得再无任何一个诸侯国愿意追随周王室,而后更是诱发了“田氏代齐”、“戴氏取宋”等一系列恶心的“下克上”的政治事件。
用司马光的评价来说,这就是周王室自己在自掘坟墓!
赵魏韩三家本是晋国卿族,如今却凌驾于晋室之上,他们敢于向周威烈王索要封号,那就是大逆不道,就算是当时的周王室无力讨伐,但是只要登高一呼,追随于周王室左右的燕国、宋国、鲁国势必会出兵,讨伐忤逆之臣,而秦、楚、齐三国又早已与三晋交恶,也会出兵报仇。
如此一来,三晋将会受到天下各国的围攻,纵然有魏文侯魏斯一般的雄主,三晋恐怕也难以存国吧?
可是,周威烈王非但并没有这么做,而且连句公道话都没敢为晋室说一句,而是直接选择将三晋分封,这仿佛告诉天下各国——三晋可以造晋室的反,你们自然也可以造周王室的反……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人类自身条件的提升,分封制度所创造的阶层不再能够控制所有人,而人们一旦对于阶层产生了意见,那么周王朝一定会出现自下而上的改变,平民百姓们对于贵族的统治出现反抗,诸侯对于天子的地位出现觊觎,整个周王朝就被取代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rg1k13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