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成为一个城市是什么时期
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就是长安了,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那长安成为一个城市是什么时期,下面来介绍下。
早在西周,长安辨识度成,当时成为镐京,长安城开始成为一个成熟的城市。
镐京又被称之为酆镐,酆、镐本是沿着酆河而修建的两座颇具规模的城市。沣水西称酆京,沣水东称镐京,史称“酆镐二京”,分别由周文王与周武王营建。
不过,习惯上将这两座城市看成一个城市,因为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作用。酆京在西周后期更多地承担了祭祀的带有宗教性的作用,而镐京则作为行政中心而存在。西周的首都就是丰镐两京。
西周定都丰镐以后,丰镐两京成为中国历史上严格意义上第一座城市,《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经典记载丰镐内宫室朝寝宗庙建筑街衢井然,《诗·大雅》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筑城伊,作丰伊匹”;“维丰之垣,四方攸同”;“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这里,不仅记述了周文王伐崇胜利后营建丰邑并自岐邑迁都丰邑以及武王宅镐的史实,而且表明丰邑是有坚固的城垣和护城河的。
在另一首周人讲述开国历史的史诗《诗·大雅.皇矣》中,称“以伐崇墉、崇墉言言、崇墉仡仡”,表明崇城是有高大坚固城墙的;“作丰伊匹”表明丰邑堪与崇城相匹敌。
《诗·大雅》载:岐邑“立皋门,皋门有伉”,表明先周的岐邑建有城郭并具有高大对称的城门。至于西周王朝苦心经营200多年的镐京,无论是规模和形制,与岐邑、崇城和丰邑相比,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礼·考工记》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而市。”《左传》昭四年云:“康(王)有丰宫之朝。”《诗·小雅·巧言》载:“奕奕寝庙,君之作之。”
《诗·大雅》载:“宫,肃肃在庙。”一些西周金文亦载宗周(镐京)有宫室庙堂。这些文献不仅表明丰邑和镐京内建有宫室、朝寝和宗庙建筑,而且城中街衢井然。
《尚书·召诰》云:“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成王)找步自周(宗周,即镐京),则至于丰。”从周成王自镐京徒步至丰的记载来看,丰、镐应是相距不远的。
近代学者从大量西周青铜器铭文中考释,西周早、中期诸王曾在丰邑执掌政事和主持各种典礼来看,虽“武王宅镐”以来政治中心迁至镐京,但丰邑还具有周都的部分功能。
对丰镐考古建树颇丰的胡谦盈先生称“所以史家向来将丰、镐并称,或说二者是周都双城,是很有道理的。”
郭沫若将一些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京”考释为丰京,卢连成先生将西周两片甲骨刻辞中带“草”字头的“蒿”字和一些西周金文中的“蒿”字释为镐京之“镐”。
无独有偶,植物学上“丰、镐”二字原意就是生长在丰水两岸长势茂密的草本植物。
作为跨丰水的周都双城动土前原应有此等荒野景观。
西周丰镐两京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成熟阶段。
上面的内容是关于长安成为一个城市是什么时期的介绍。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r6qcsu7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