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和赵孝成王有什么关系?
长平之战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两国之间,赵国经过这场战役伤亡惨重,从此失去了和秦国抗衡的机会,人们都把过失推给赵括认为他是造成赵国失败的最大祸首,但实际赵孝成王才是这场战役的决策人,他才是导致赵国失败的最大祸首,那赵孝成王做了什么错误决断?

前262年,秦国攻占野王,切断韩国本土与上党的联系,上党,位于太行之巅,俯瞰长治、晋城两块盆地,历来有得上党即可得中原之说,因此,显而易见的,秦国攻占野王就是为了顺利的夺取上党。
三晋之中,韩国最弱,如今秦国又向韩国挥起屠刀,其时当家的韩恒惠王忧心忡忡,莫知所以,想了半天,终于痛苦的决定:不如抱薪救火,扬汤止沸,先把眼前这一关度过去再说。
主意拿定,诏令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一郡十七县献给秦国,韩恒惠王的主意虽好,奈何冯亭不干,郡当时还不是单纯的行政区,而是建立在边境地区的军事要塞,冯亭作为军事要塞的长官,没点血性简直是不可能的。
其时在中原人心里,秦国就以苛政以及不讲信义闻名,如今把上党,一个这么重要的地方献给这样一个国家,冯亭是越想越生气,越想越不甘心,不甘心怎么办?
韩国不要我,那我就另寻靠山,可这个靠山应该找谁呢?想来想去,自然是三晋中最强,以骑兵闻名天下的赵国,冯亭这么一想不要紧,于赵国而言,天上掉大馅饼了。
其时赵孝成王登基仅仅三年,意气风发的他正准备有所作为的时候,突然来了这么一件大喜事,当时赵孝成王就乐蒙了,但高兴归高兴,作为一国君王,他还是有点理智,兴奋之余,就找大臣商议,看此事是否可行,赵孝成王先找的是平阳君赵豹,赵豹的想法很慎重.
他认为:秦国攻占野王,就是为了得到上党,没曾想费了半点力气,上党突然投靠我们,这要让秦国人知道,一定会恼羞成怒,找赵国的麻烦,因此,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得罪秦这么一个厉害的对手,显然是很不理智的。

赵豹反对赵国接纳上党,赵孝成王听完之后很不甘心,回头又问了问平原君赵胜,赵胜认为:有大便宜不占 ,那不是傻子吗,所以,接受,开开心心的接受。
赵胜的想法很符合赵孝成王的心思,可赵孝成王还有点担心,如果要了上党,秦国打过来怎么办?
平原君大嘴一咧,很不屑的说:“怕什么,他们有白起,我们有廉颇,廉颇打野战不如白起,但论起守城,十个白起也比不上,秦国要想攻占上党,他们就是客地作战,利在速决,可我们就不如他们的愿,让廉颇坚守,跟他们拼消耗,看谁熬得过谁。”
事实证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真有两把刷子,他分析的很有道理,赵孝成王听得心悦诚服,采纳了平原君赵胜的意见,开开心心的接纳了上党。
从这个层面说明,赵国接受上党,对秦国的报复是有心理准备的,他们起初的政策就是坚守。

赵国接纳上党之后,秦国果然恼羞成怒,前261年,秦国发兵50万,攻打上党,与赵国在长平对峙。此时秦国的统兵将领是王龁,赵国,不是别人,正是老成持重,善于防守的老将廉颇。
廉颇一出手,就很有效的执行了事先制定好的防守战略,就不跟你秦国交战,而是深沟高垒,跟秦国拼起了消耗,这场战争,对赵国而言,是主场作战,兵源、粮草等方面有先天性的优势,
而秦国呢,为了应对这场战争,为了保障兵源后勤所需,特地将兵役年龄提前两年,命令十五岁以上男子悉数从军,人力上如此,物资上更不用说,这已经是竭泽而渔,所以,他们求战心情非常迫切。
但廉颇呢,就不跟你交战,每日里吃吃喝喝的看你秦国的笑话,如此坚守将近一年,秦国开始有点吃力,吃力怎么办?派人施展反间计,邯郸到处传言,廉颇统领数十万大军,长平将近一年,毫无建树,完全是别有用心,有造反的嫌疑。
历史上的战争历来如此,当两国军力相持不下的时候,比较的,就是君王的决心和勇气了,为了长平之战的胜利,秦昭襄王显然准备倾尽所有,可赵孝成王呢,到底年轻了一些,眼看着每天银子流水似的花出去.
时间一长,心里就泛起了嘀咕,再加上年轻气盛,对秦国军力认识不足,于是,草率的否定了原先商定好的坚守战略,撤掉廉颇,派年轻的将领赵括出马。

于是呢,就在再将秦国推最后一把,就能将之推倒的时候,廉颇下台了,赵括出山了,对于赵括,人们认为他纸上谈兵,将长平之战失败的责任完全归结于他,然而,这事儿能完全怪他吗?
赵括到长平任职,本身就是带着进攻的命令来的,这对已经被廉颇拖得非常虚弱的秦国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的好事,他们的国力已经不允许他们继续耗下去,急需一战而定乾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悄悄的换上了非常擅长野战的白起。
赵括到军中后,他面临的态势是,赵国的战略本身就是错误的,除此之外,战术上,赵孝成王也命令他以野战对野战,以己之短,对敌所长,这不就是主动送死吗。
于是,赵括毫无意外的战败,他自己也兵败被杀,背上了纸上谈兵的恶名,然而,这一切能怪他吗?背锅侠而已,而真正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急于求成,反复无常的赵王,赵孝成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qvkto1q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