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为把女儿嫁给年长的刘邦,因为刘邦霸气天成?

原标题:吕公为何要把女儿嫁给年长的刘邦?因为刘邦霸气天成刘邦48岁以前的历史,后人是很难怀疑的。因为身份原因,刘邦48岁前的历史,史书上给出的都是一些过于虚幻的…

原标题:吕公为何要把女儿嫁给年长的刘邦?因为刘邦霸气天成

刘邦48岁以前的历史,后人是很难怀疑的。因为身份原因,刘邦48岁前的历史,史书上给出的都是一些过于虚幻的内容,并没有留下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史料。

透过那些云遮雾罩的内容,有一点可以肯定:刘邦是一个“天生的上位者”。“天生的上位者”的表现为:无论走到哪里,都习惯于居中而坐,发号施令,他从没有听从别人命令的习惯,也没有依靠某位顶头上司成功的习惯。

这种气质,只有真正的乱世枭雄才能拥有。而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气质,他就只能一辈子给人打工。

刘邦只是一个村官,而且并没有了不起的家庭背景。但刘邦在众多县领导面前,也永远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从表面上看这很简单,可实际上这非常难。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没有远高于众人的官职或财富,就没有居高临下的资格。否则他一定会被人收拾得一步一个坎,最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乖巧。但对于刘邦而言,虽然他只是一个村官,但在县级官员云集的沛县,他从来都是屈指可数的大人物。

吕公为把女儿嫁给年长的刘邦,因为刘邦霸气天成?

我们来看看吕公嫁女的全过程:

在县令为吕公准备的接风宴上,沛县的头面人物悉数到场,接风宴的主角自然应该是县令和吕公。但刘邦突然出现,于是宴会的主角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刘邦。

县里的头面人物聚会,一个村长突然出现,立刻成为主角,这个村长能是普通人吗?任何人处于现场,恐怕都会被刘邦镇住。什么叫霸气天成?什么叫舍我其谁?看看刘邦的做派你就会明白了。

面对此情此景,吕公肯定会想到一个问题:区区一个村官居然能够如此霸气,刘邦他爹是谁?当吕公得知刘邦的父亲只是一个农民的时候,他肯定会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刘邦没有强大的背景,为何能在沛县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呢?

这场接风宴的总管是萧何,他订下了一个规矩:送礼不满一千钱的在堂下坐,超过一千钱的来堂上坐。

这种做法,说正常也正常,因为金钱是最能代表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如果你没钱,却总想着跟一帮有钱的大人物坐在一起,那就别怪大家那你开涮了。

但这种做法,想骂也有得是理由,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狗眼看人低”。比如说:我曾经帮过吕家的大忙,现在就因为我落魄了,拿不出一千钱,我就必须坐在堂下?

刘邦为什么会出席接风宴?一是刘邦希望与吕公拉近距离;二是刘邦不满这种“论礼就坐”的规矩。所以刘邦直接来了一句:我上一万钱的贺礼!实际上他一分钱也没给。

但刘邦的这句狂言却把吕公惊呆了,因为这份礼太重,所以吕公专门跑出来接待刘邦。此时萧何适时地插了一句嘴:刘邦这家伙喜欢开玩笑,他根本没有一万钱的贺礼,吕公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但吕公听到这番话之后,反而对刘邦更加恭敬了。因为刘邦身上散发的那种自信和自傲绝对不是装出来的。普通人的自信和自傲,通常建立在职务和财富之上。但如果遇到一位职务和财富都在他之上的人,这种自信和自傲就会消失无踪。而刘邦的自信和自傲绝不是建立在职务和财富之上的,他自信和自傲的资本就在于,他认为沛县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而当刘邦坐在堂上之后,立刻开始调侃其他沛县官员,一点不好意思的感觉都没有。

一个村官居然敢当众调侃县级官员,大家见识过这种牛人吗?如果真遇见了这种牛人,谁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吕公为什么会选择刘邦当女婿?并不是因为吕公会相面,而是吕公被刘邦这种龙行虎步的派头镇住了。像刘邦这种人,一旦有了风云际会的条件,就一定能够脱颖而出。

吕公为把女儿嫁给年长的刘邦,因为刘邦霸气天成?

翻开刘邦的履历就会发现,刘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从来都是以独当一面的身份出现。他从来没有给别人当过助手,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是团队领袖。就算因形势所迫需要投靠某人,他也不是某人的附庸,而是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身份和地位。

刘邦从来没有哭着喊着要找一个好主公,刘邦也从来不曾悲叹未遇其主,因为这是刘邦的属下们该思考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韩信,许多人总认为韩信有机会与刘邦争夺天下。听到类似言论我都会觉得好笑,凭韩信那副材料,横看竖看也无法与刘邦相提并论啊!

吕公为把女儿嫁给年长的刘邦,因为刘邦霸气天成?

刘邦无论多落魄,身边总有一群追随者;刘邦无论多落魄,也永远是一副龙行虎步的样子;刘邦无论多落魄,也从来没人敢小瞧刘邦或试图收编刘邦。

反观韩信,街边的混混敢让他钻裤裆,他不得不钻;亭长不给他饭吃,他当时也不敢报复亭长;肚子饿得受不了,只能跟着漂母混饭吃,而且漂母还能随便训斥他。

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韩信身上,却不可能发生在刘邦身上。

刘邦只会哭着喊着要找一群帮他打天下的人才,刘邦只会悲叹为何千里马这么少,因为这才是“天生的上位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qsfa7t0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