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历史评价

袁盎:“淮南王为人刚。”百姓歌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司马迁:“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伏滔:“刘长支庶,奄王大国,承丧乱之余…

袁盎:“淮南王为人刚。”

百姓歌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司马迁:“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

伏滔:“刘长支庶,奄王大国,承丧乱之余,御新化之俗,无德而宠,欲极祸发。”

司马贞:“淮南多横,举事非正。天子宽仁,其过不更。轞车致祸,斗粟成咏。”

王世贞:“淮南厉王骄恣不奉法,其所论狱,若为黄屋、擅拜丞相、爵关内侯、收聚诸侯王人亡命、贼杀无罪人法皆可以死,而坐以谋反,则未也。”

蔡东藩:“及淮南王刘长入都,借朝觐之名,椎击食其,实为快心之举。但如长之擅杀大臣,究不得为无罪,贷死可也,仍使回国不可也。况长之骄恣,已见一斑,乘此罪而裁制之,则彼自无从谋反,当可曲为保全。昔郑庄克段于鄢,公羊子谓其外心积虑,乃成于杀。文帝虽不若郑庄之阴刻,然从表面上观之,毋乃与郑主之所为,相去无几耶!况于重厚少文之周勃,常疑忌之,于骄横不法之刘长,独纵容之,暱其所亲,而疑其所疏,谓为无私也得平!甚矣,私心之不易化也!”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qrs6f8s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