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刘备称帝后,为替关羽报仇准备东下攻伐孙权,诸葛亮与赵云虽然上前劝说刘备,但刘备对于两个人的劝说根本就不听,因此才有了诸葛亮这样的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

刘备称帝后,为替关羽报仇准备东下攻伐孙权诸葛亮赵云虽然上前劝说刘备,但刘备对于两个人的劝说根本就不听,因此才有了诸葛亮这样的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法孝直即刘备的谋士法正。究竟法正是何等“神人”,能让身负旷世奇才的诸葛亮如此寄予厚望,同时又自叹不如呢?

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法正出身名士家庭,为名士法真之孙。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法正怀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诽谤,十分苦恼,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是好友,也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

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经常拿诸葛亮与郭嘉做对比,甚至还有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话,其实三国之中,法正与郭嘉两个人是比较相似的人。两个人都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的代表人物。并且个性乃至人生轨迹,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法正认为刘璋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不能让自己的才华得以伸展。于是选择了秘密献策刘备,之后成为刘备的“谋主”。郭嘉一开始是袁绍手下,同样看不上袁绍,觉得袁绍不是自己心中的明主。于是背叛袁绍投靠曹操,受曹操重用。

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法正为人恩怨分明、睚眦必报;郭嘉则纵情酒色,贪慕财宝,陈群多次投诉郭嘉行为不检点,郭嘉却不以为然。法正就更狠了,凡是投诉过他的都被整的很惨。但是刘备、曹操都欣赏他们的才华,对于他们人品上的问题,也就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群臣忍不住找诸葛亮告法正状,诸葛亮却出面为法正辩护,大意是指出法正为刘备集团作出的巨大贡献,看在他功劳大的份上就随他心意吧。同样曹操集团众人弹劾郭嘉,曹操也都一律无视。

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话归正题,说回法正,在刘璋手下工作的法正与张松是好友,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出使曹操,但曹操并没有礼遇张松,反而把他羞辱一顿,恼羞成怒的张松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来往与刘备交好。不久后曹操在赤壁战败,刘备势力得以壮大。刘璋于是问应该让何人出使刘备,张松于是举荐法正。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与张松密谋协规,决定暗中戴奉刘备为主。刘备率军入川,法正被作为支援刘备对抗张鲁的资助,得以正式跟在刘备身边。

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法正与诸葛亮这里擅长提出战略规划,制定大方针的人物不一样,他与庞统类似,是擅长奇谋画策的谋士,在庞统死后,法正成为了刘备身边的主要谋士。

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在刘备与刘璋决裂之后,向成都进军。益州从事郑度向刘璋建议以坚壁清野拖垮刘备。刘备知道后十分忧虑,法正却认为刘璋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还算是个爱民的州牧,因此不可能采纳这个会损害百姓利益的计策。果不其然,刘璋认为:“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于是罢黜了郑度 ,回想当初孙策转战千里,尽有江东,曹操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听说孙权将渡江北袭许都.曹操的将领闻之皆惧,郭嘉料曰:“孙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之后孙策果然为许贡客所杀.可见郭嘉与法正和郭嘉都是擅长洞察人心。

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刘备进入成都后,法正又力劝刘备迎娶当地豪族、大将吴懿之妹为妻,使其与益州士族深相结纳,赢得他们的拥护。事后,刘备为奖赏法正的贡献,便任命他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并赐予黄金五百斤、白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作为诸将中的最高赏赐,其规格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相同。

刘备占据益州后,急需拉拢蜀中名士与蜀中大族豪强结纳关系,因此法正劝刘备迎娶刘璋旧将吴壹之妹吴氏,重用许靖,以显示其重贤之心。之后法正担任蜀郡太守后,奉命与诸葛亮、刘巴李严伊籍共同编制《蜀科》,对改变刘璋治下益州法纪松弛、威刑不肃的局面大有裨益。

法正最后一次为刘备献计,是帮助他袭取汉中、斩杀夏侯渊,并利用敛众拒险之策抵御曹操的征讨,令其无功而返。事后,曹操获悉刘备之所以能夺取汉中,完全是法正的功劳后,不禁感叹道:“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可见,连曹操都折服于法正的智谋。

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庞统之死令刘备十分悲痛,因此对于法正,刘备就显得格外珍惜。在一次情况不利的战斗中,刘备身为君主,在战阵上,冒着箭雨不肯撤退,法正见状,便挡在刘备前面,刘备担心法正的安危,重蹈庞统的结局,于是和法正一起退下战场,可见刘备对于法正的重视,诸葛亮则称法正“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可见刘备和诸葛亮对于法正的意识是一样的,他们都认为法正对于刘备势力来说,就相当于一对翅膀,令刘备展翅翱翔。

然而也就在刘备准备为关羽报仇为名,攻打东吴时候,这个被诸葛亮称为能叫刘备展翅翱翔的法正,在四十五岁却去世,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随后追谥他为翼侯,赐其子法邈爵为关内侯.也成为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他是刘备阵营中唯一有谥的臣子,诸葛亮自愧不如

据史书记载,法正和诸葛亮同为刘备的股肱之臣,虽然性格、兴趣不同,但双方始终能以公事大义为重。诸葛亮主要负责留守后方、物资保障,角色类似于萧何;法正主要负责随军征讨、出谋划策,角色类似于张良,陈寿将他与程昱和郭嘉相并列,而在我看来,法正比起程昱而言,计谋要更出众,比起郭嘉而言,品行要差许多,法正这个被陈寿说其为“谋主”刘备首席谋士的人与诸葛亮,两人紧密合作,取长补短,刘备才会有以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的结果,所以刘备东征孙权时,强拒多数群臣的苦谏,以至于终因轻敌冒进失败。诸葛亮这才感叹,如果法正当时还活着的话,一向对其言听计从的刘备,或许不会输得那么惨,但人生哪有如果。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qmjl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