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为何不自己做领袖而要辅佐刘邦做沛公?
萧何是个刀笔吏,也是沛县令手下最得意的能人。
秦朝大乱,沛县县令首鼠两端,不知道如何是好。
此时刘邦等人在芒砀山业已占山为王。
当然是押送骊山徒隶中途逃跑几个不得已而为之。
沛县县令想要保全自己,又想自己做领袖,于是就动员萧何劝刘邦回来。
可是刘邦带人一回来,县令就反悔了。
他怕刘邦势力太大,夺了自己的权利。
于是让士兵守城,萧何等人却写了一封信,箭射城楼。
告诫守城士兵说县令是赵高手下的人,为非作歹祸国殃民。
希望大家认清形势,不要白白跟着县令送死。
这时候,县令手下人马内讧,县令被杀。
刘邦被迎进沛县,萧何等人推荐刘邦然后做了沛公。
萧何等人为何推举刘邦做首领呢?要知道在此之前刘邦不过是小小的泗水亭长。
其一,刘邦本身就是芒砀山一带的起义领袖。
虽然兵不强马不壮,不过这些人很听刘邦的话,尤其是卢绾、周勃、樊哙等人。
都是刘邦手下的马前卒,且文武双全很有能力。
也很敬重刘邦的为人心胸宽大不斤斤计较于小事。
其二,当地有关刘邦的传说太多,刘邦很好色。
给一个曹氏寡妇不清不楚,生了一个儿子不说。
吕家千金大小姐吕雉居然自告奋勇要嫁给刘邦,而且一进门就当娘。
当时刘邦一贫如洗,让人感到刘邦的确和常人不一样。
其三,刘邦很有胆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萧何自己做不成大事。
他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尽管明白天下兴亡的道理,可自己只能是辅弼大臣。
刘邦有头脑,不仅敢想,更敢作敢为。更重要的是好酒好色。
桀敖无礼,狂言妄为。刘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下能够仗气使人。
深入三教九流,在身边聚集一帮铁杆哥们儿,上能够折节低首。
但却有力,在沛县吏卒当中,也是忽视不得的一方人物。刘邦能屈能伸,很大气。
其四,刘邦悟性很高。跟着一个人造反,如果选人不当,很可能倒霉。
轻则充军发配,重则自己人头不保,株连九族。
在偶然的几次同席交谈中,萧何发现刘邦表面上虽然傲慢无礼。
但是内慧有肚量,哪怕在酩酊醉饮,狂言妄语中。
对于有理切中的话几乎马上就能省悟,或者默然,或者陈谢请从。
断然另一个人。在众多沛县吏民人物中,萧何对刘邦是另眼相看的。
好一个洞察深远的萧何,选择了刘邦,也就在乱世之中立足了脚。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qgg94o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