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实力怎么样?长平之战赵国怎么不用他?

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爆发了长平之战,最终赵国惨败,面临灭亡,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求助于当时的北方李牧军团,其中有什么原因,下面一起看看说起来,在战国后期赵国能称得上是…

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爆发了长平之战,最终赵国惨败,面临灭亡,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求助于当时的北方李牧军团,其中有什么原因,下面一起看看

李牧实力怎么样?长平之战赵国怎么不用他?

说起来,在战国后期赵国能称得上是生死存亡之际的战争,无非就是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

然而在这个时期,李牧在朝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李牧具体生活在赵孝成王和赵悼襄王时期,被赵王迁害死,最辉煌的时期并不是在赵孝成王时期,而是在赵悼襄王时期。

而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都发生在赵孝成王初期,这个时候李牧在赵国的职务很低,而赵国也不缺乏名将,前有赵奢,后有廉颇,就连乐毅的儿子乐乘当时也在赵国,可以说,赵国并非没有良将,赵孝成王选择赵括为主帅并非是赵国无良将,而是赵孝成王挑花了眼,不知道用谁了。

那么长平之战的时候,李牧什么处境呢?在北方抗击匈奴,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李牧在北方大权独揽,掌管当地的税负全部用来发展军事,因此实力很强。

据《史记》中记载,李牧在北方经过数年防守,最终以15万人战败匈奴,使得匈奴不敢再次入侵。

李牧实力怎么样?长平之战赵国怎么不用他?

史记上,这是以结果为导向,如果以过程为导向的话,就不是如此了,李牧被赵惠文王派往北方的时候,不过是驻守一个地方而已,据资料记载,李牧当时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兵,你说几头牛够多少人吃的,从这句话就可以得出,当时李牧的兵马并不多。

李牧是在取得了当时的经济特权后,开始逐渐发展军队的,在军队训练完成之前,李牧采取的是“能而示不能”的战术,就是坚守城池,先拖垮匈奴,然后再跟其进行战略决战。

在坚守的阶段,不但匈奴认为李牧胆怯,就连赵军也认为李牧怯战,可以说,在战略决战之前,李牧也是饱受争议。

所以,长平之战的时候,北方匈奴隐患未除,可用军队少;李牧在朝中影响力低下,口碑不好;赵国也并不缺乏将领,一拽一堆。

李牧实力怎么样?长平之战赵国怎么不用他?

我们再来看李牧的战绩,李牧在前期北方对抗匈奴最佳战绩就是以15万人击败匈奴,而这一次时间应该是在长平之战后,所以,真正当李牧有能力的时候去支援赵国的时候,邯郸之战都已经结束了。

再来看赵国的地图和战国时期的形势来看,赵国北方有匈奴,东方有燕国,这都是需要常规军队的驻扎,不可能随意调动的,在长平之战时,匈奴来势汹汹,李牧当时很可能根本就没有15人人,而是常规的几万人,把这几万人调入长平也无济于事。

燕国和秦国本身就是盟友关系,在邯郸之战后时候,燕国还要从背后插刀,由此可见,赵国其他各路军队并不可能全部调入西线对抗秦国,赵国也是四战之地,不能顾此失彼。

李牧实力怎么样?长平之战赵国怎么不用他?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长平之战不是输在军队人数上,恰恰是因为调动的军队太多导致粮草供应不上,假如赵国能够供上粮草,按照廉颇坚守的战术,未必会被秦国败的如此之惨。

正是因为坚持不下去,赵国才换赵括与秦军寻求决战,故才有此大败。

总之,战国的事情因为牵扯的事情太多,往往导致事件也很复杂,我们研究战国历史,大多也是根据相关的史料做出推测,主观臆断也是经常有的,正是上面一些因素才导致赵国没有求助李牧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qd2cs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