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能力不行吗?七万大军败给邓艾两千小兵
三国历史上,邓艾偷渡阴平击败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逼得刘禅开城投降,可谓是我国历史上速战速决的传奇之战。此战可谓成就了邓艾的不世之功,同时也让诸葛瞻落得了一个“虎父犬子”的坏名声。那么,绵竹之战是否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所述诸葛瞻7万雄兵不敌邓艾2000残兵吗?
263年,司马昭兵分三路伐蜀。邓艾率军三万牵制驻在沓中的姜维,诸葛绪率军三万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十余万大军进军汉中。姜维一番漂亮的机动,摆脱了诸葛绪,退守剑阁,稳住局势。阴平小道人迹罕至,蜀军无备。我出军从此下涪城,姜维一定要回援涪城,这样,钟会大军就可以通过剑阁天险,方轨而进了!如果姜维不回援,那涪城兵不足,我们就可以一举拿下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邓士载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 可知诸葛瞻在与邓艾相抗衡时确实战败。但是这样的结局又让人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因为毕竟诸葛瞻所率领的军队精力充沛,并不像邓艾的军队那样经历了艰苦跋涉,精疲力尽。况且诸葛瞻的军队经历了长时间的休整,应当处于全盛时期。可又为何会败给邓艾所率的残兵之师呢?
诸葛瞻七万雄兵以逸待劳,为什么却不敌邓艾长途跋涉的两千残兵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当时诸葛亮他并没有七万的雄兵,蜀国的总兵力大概就是10万人,而5万的人分配到了姜维那边进行支援,而剩下的人连5万也不到。所以说还有一部分被分配到了其他地方去守城,所以在这个情况下真正能够让诸葛瞻他调用的兵力10分的,少的也最多不过3万人嘛,所以在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明白诸葛瞻他并没有七万雄兵去应对当时的邓艾。
其次诸葛瞻盲目自信不听劝告导致战败。
据《三国志》记载:
留蜀子崇,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近,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
由此可看出当时诸葛瞻并没有听从黄崇的建议,盲目进攻,正中了邓艾的计谋,导致其战败。黄崇乃蜀汉大将黄权之子,其自身在蜀国也是有名有姓的尚书郎。但是他对这场战争的局势的正确分析与判断却没能得到诸葛瞻的认可,其中的一大因素不正是因为诸葛瞻的盲目自信吗?若诸葛瞻肯听从黄崇的建议,那么蜀汉的历史就会因此而‘改写也未可知。
诸葛瞻并没有传闻上的那么不堪,但其军事能力太一般了,真是没有得到诸葛亮的真传,真是该蜀汉灭亡。各位,你们认为呢?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q0i4lr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