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渔歌子·荻花秋》:张志和《渔父》对其影响颇大

《渔歌子·荻花秋》这首李珣的词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一词传千古了。而很多对这首词了解的大概知道,这首词受到中唐张志和《渔父》的很大影响。李珣(855?-93…

《渔歌子·荻花秋》这首李珣的词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一词传千古了。而很多对这首词了解的大概知道,这首词受到中唐张志和《渔父》的很大影响。

李珣(855?-930?),晚唐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李珣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

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李珣《渔歌子·荻花秋》:张志和《渔父》对其影响颇大

渔歌子·荻花秋

李珣〔五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这首词主要描写了词人的隐逸生活。

李珣《渔歌子·荻花秋》:张志和《渔父》对其影响颇大

上片写景。开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是地处潇湘的橘子洲的秋夜,荻花临风,美景如画。“碧烟中”三句,将镜头渐次拉近,月光下的江水,轻柔澄碧,云烟淡淡,词中主人公刚刚垂钓完毕,划着小艇在水上荡漾。真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下片写人事,主要写词人的隐逸生活及其乐趣。隐在民间,云水就是家乡,蓬舍就是住所,经常吃的是家常的鱼羹稻米饭。杯中斟满美酒,架上摆满书籍,开怀惬意,其乐陶陶,绝不把名利挂在心上。

词人淡淡地写景,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把一个一个远离名利,以隐逸为乐的词人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展示出来,旷达超脱,余韵悠悠,受中唐张志和《渔父》词的影响颇大。

这样的作品,导致李珣《渔歌子·荻花秋》一直被人所传唱。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pja3qn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