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哈达公主:惟一死于清代政治斗争的公主

莽古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女儿,从小也是养尊处优,深得努尔哈赤喜爱。但她虽贵为长公主,也仍逃不脱沦为政治工具的下场,母亲为太祖继妃富察氏衮代。九部联军来攻,努尔哈…

莽古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女儿,从小也是养尊处优,深得努尔哈赤喜爱。但她虽贵为长公主,也仍逃不脱沦为政治工具的下场,母亲为太祖继妃富察氏衮代。九部联军来攻,努尔哈赤却胸有成竹倒头睡觉,那位侍寝的就是衮代。

倒霉的哈达公主:惟一死于清代政治斗争的公主

莽古济11岁时就被太祖努尔哈赤以政治联姻嫁给了海西女真哈达部首领吴尔古代,因而又称哈达公主,亦称哈达格格。天命末年,吴尔古代卒。天聪元年(1627) 莽古济又被太宗皇太极再嫁给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凌,赐以开原之地。

莽古济究竟生育了几个儿女史无所载,但有两个女儿的归宿在史书上有记载,大女儿嫁给了代善长子岳讬,小女儿则嫁给了皇太极长子豪格

倒霉的哈达公主:惟一死于清代政治斗争的公主

莽古济于天聪9年被太宗以“暴戾谗谮”为由削号为民,并禁止其与亲属往来。此间,她的亲兄弟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先后因开罪于太宗皇太极受到处罚后忧愤而暴亡。然而,更倒霉的还在后头呢。

是年12月26日,莽古济的家奴冷僧机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生前与莽古济等人结党谋逆。在莽古尔泰家中果然就搜出十几块刻有“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莽古济的丈夫琐诺木杜棱,也立即出面为冷僧机的告发提供旁证,供称莽古济曾与德格类对莽古尔泰发誓:“我等阳事皇上,而阴助尔。”从而引发了一场清代宫廷史中最大的一次骨肉相残,牵连被诛者达一千余人。

倒霉的哈达公主:惟一死于清代政治斗争的公主

莽古济死了,成了有清一代唯一一位被皇帝老弟处死的公主,同时被处死的还有她的亲小弟费扬果,大侄额必论(莽古尔泰长子)。百度一下,起码有上百篇文章说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凌迟处死的公主,死时挨了300刀,甚至3000多刀。但历史上并没有莽古济是被皇太极凌迟处死的记载,包括满文老档、清实录、清太宗实录稿本等等,甚至某些著名的野史。

莽古济死了,她的亲兄弟莽古尔泰和德格类虽死于事发之前,仍被太宗追夺爵位,削宗籍,毁坟茔,子孙废为庶人。直至康熙52年(1681),康熙帝恐他们的子孙被湮没遗忘,诏令赐红带子,记附于玉牒之末。

倒霉的哈达公主:惟一死于清代政治斗争的公主

莽古济死了,她的小女儿被丈夫手刃而死,原因是小女婿豪格在事发后,急于向父王证明自己的忠诚,而豪格在十多年后又被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囚禁而死。

倒霉的哈达公主:惟一死于清代政治斗争的公主

莽古济死了,她的大女儿虽然与丈夫感情深厚,但大女婿岳托此后一直受太宗猜忌。崇德3年(1638)初,岳托的侧福晋到刑部控告岳讬的大福晋——也就是莽古济的大女儿,实施厌胜之术。刑部不顾事实立即判大福晋死刑。皇太极考虑到其母亲、妹妹、叔伯均已丧命,不愿被人视为故意找碴,遂下达:大福晋免死,另居别室,不得到岳讬住处,一心抚养幼子。同时严禁岳讬前往探视,一旦违反,按律治罪。顷刻之间,情投意合的一对夫妻咫尺天涯。当年末,岳讬即在扫荡山东时患天花而死,而大福晋为感夫妻之情立即殉葬。两个月后,岳托就遭到被告发的厄运,被指控生前曾同莽古济的丈夫琐诺木杜棱在室内密谈,又是一个“死无对证”。皇太极却因此而断定岳讬有“不轨之心”。一直到59年之后(1688),康熙才为岳讬平反,立碑纪功。此后又过了90年(1778),乾隆令将岳讬的牌位配享太庙,并入祀盛京贤王祠。康乾两位君主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足以反映出他们对当年诬告的看法和态度。

倒霉的哈达公主:惟一死于清代政治斗争的公主

以上事件明眼人不难看出其真伪:冷僧机为什么不在莽古尔泰和德格类活着的时候告发,而是在死了以后?无非是要个死无对证;一个家奴如果没有一位大人物在后面指使策划,谁敢呢;仅凭一句话、几块所谓证据的木头牌子就大开杀戒,收拾了一兄、一姐、两弟、数侄?这对于一贯标榜自己敬兄爱弟的皇太极来说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原因很简单,就两个字——汗权或称王权之争,因为他马上要建国称帝了,不先清理门户怎么能行。

倒霉的哈达公主:惟一死于清代政治斗争的公主

在清代公主中,莽古济是政治斗争中惟一一个被处死的。但她并不想染指政治,可政治却偏偏要把她给株连进去,以血溅宫廷结束了坎坷的一生,你说她倒霉不倒霉。

倒霉的哈达公主:惟一死于清代政治斗争的公主

最后说一下那个家奴冷僧机:莽古济死后,她从一个家奴一跃成为皇太极的亲信大臣,升至正黄旗,加封三等梅勒章京,后为一等侍卫。皇太极死后,他立即摇身一变转投到大权在握的摄政王多尔衮麾下,加封内大臣,晋一等伯。顺治6年(1649)多尔衮出征时,曾受命他与其他大臣一起共理朝政。多尔衮去世,顺治亲政后,这个围绕权力上窜下跳的势利小人才黔驴技穷,被作为多尔衮的党羽处死,总算是验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ojmbec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