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熙对鳌拜及汉献帝对曹操的不同态度,看出一个道理
康熙是清朝入土中原来第二任皇帝,虽然康熙还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但是他的身份却是被所有人认可的,为天下共主。而相比于康熙,汉献帝倒没有那么大的底气。他是在九岁被董…
康熙是清朝入土中原来第二任皇帝,虽然康熙还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但是他的身份却是被所有人认可的,为天下共主。而相比于康熙,汉献帝倒没有那么大的底气。他是在九岁被董卓所立,但是在此之前,董卓废掉了少帝刘辨。这差别就大了,一个是被老爸立的,一个是被臣子立的,也许就连刘协内心中也并不认可自己吧。
汉献帝时,不乏董贵人的父亲董承这样的人,想要铲除曹操的势力。但此时的皇权形同虚设,汉献帝就像一尊摆在桌面上的神祗,供奉它的人想起来了,才给它一炷香;如果有一天供奉它的人,忙起来忘了烧香,任它年深日久被灰尘覆盖,它也没法子联合扫帚、簸箕、鸡毛掸,把忘了供奉它的人教训一顿或者取而代之。
汉献帝是被动的,不知所以的被推上皇帝的宝座,从一开始上台就是孱弱的,面临的发展形势是国家分裂,各股势力众多,从上台伊始就没有真正的从事治国理政的工作,一直在被曹操所裹挟,这样他本身就带有懦弱无能的特质,看得比谁都清楚,但是实在是无能为力。而康熙从小就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接受的是系统的精英教育,虽然一开始并不掌权,但是年少有为,志向高远,所以能够沉下心慢慢来除掉鳌拜,最终掌握实权。
曹操权利大了,欲望大了做了魏公和魏王,但是对汉献帝还不错!汉献帝很清楚离不开曹操,离开了天下会再次陷入混乱,自己的日子只会更差不会更好!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odekav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