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耽《后汉书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记载
光和五年(182),灵帝使公卿察举刺史、守相等为民蠹害者。时司徒东海陈耽,亦以非罪与陶俱死。耽以忠正称,历位三司。光和五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
光和五年(182),灵帝使公卿察举刺史、守相等为民蠹害者。时司徒东海陈耽,亦以非罪与陶俱死。耽以忠正称,历位三司。光和五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谣言谓听百姓风谣善恶而黜陟之也。时太尉许戫、司空张济承望内官,受取货赂,其宦者子弟宾客,虽贪污秽浊,皆不敢问,而虚纠边远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人诣阙陈诉,耽与议郎曹操上言:“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其言忠切,帝以让戫、济,由是诸坐谣言征者悉拜议郎。宦官怨之,遂诬陷耽死狱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oakq8nt1.html
赞 (49)
相关推荐
为什么忽必烈第一次去日本探险失败了
我们必须熟悉元世祖忽必烈侵略日本的故事。伴随着荒凉的神风,元朝终于将日本置于帝国控制下的野心幻灭。的确,元帝国和日本在军事技术和军队实力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蒙古人要去日本?为什么两次探险都失败了?让我们从第一次开始。这个时代可以追溯到元朝的第二年,当时KublaiKhan在元朝刚刚…唐宪宗平定淮西后,为什么没有动过“河朔三镇”的想法
在中晚唐历史中,唐宪宗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代雄主。这是因为,自“安史之乱”结束后,藩镇割据的局面第一次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且唐王朝也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也一度呈现出了中兴的局面。以至于,历代史学家对唐宪宗也都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其中尤以《新唐书》对唐宪宗的描述最为深刻,《新唐书》中记载唐宪宗“刚明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