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圣宗耶律隆绪轶事典故

统和七年(989年)四月十四日谏议大夫马得臣因为耶律隆绪嗜好击球,上书疾言劝谏说:“臣窃观房玄龄、杜如晦,隋季书生,向不遇太宗,安能为一代名相?臣虽不才,陛下在…

统和七年(989年)四月十四日谏议大夫马得臣因为耶律隆绪嗜好击球,上书疾言劝谏说:“臣窃观房玄龄杜如晦,隋季书生,向不遇太宗,安能为一代名相?臣虽不才,陛下在东宫,幸列侍从,今又得侍圣读,未有裨补圣明。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臣闻唐太宗侍太上皇宴罢,则挽辇至内殿;玄宗与兄弟欢饮,尽家人礼。陛下嗣祖考之祚,躬侍太后,可谓至孝。臣更望定省之余,睦六亲,加爱敬,则陛下亲亲之道,比隆二帝矣。臣又闻二帝耽玩经史,数引公卿讲学,至于日昃。故当时天下翕然向风,以隆文治。今陛下游心典籍,分解章句,臣愿研究经理,深造而笃行之,二帝之治,不难致矣。臣又闻太宗射豕,唐俭谏之;玄宗臂鹰,韩休言之;二帝莫不乐从。今陛下以球马为乐,愚臣思之,有不宜者三,故不避斧钺言之:窃以君臣同戏,不免分争,君得臣愧,彼负此喜,一不宜。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傥陛下不以臣言为迂,少赐省览,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也。”谏书呈上之后,耶律隆绪大加赞赏并听从了他的建议。

耶律隆绪爱好击鞠、狩猎,大臣多有以此为谏,耶律隆绪虽听其意见,但也只是暂时收敛,终未改正。统和十五年(997年),辽圣宗去平地松林狩猎,萧太后告诫道:“前圣有言,欲不可纵。吾儿为天 下主,驰骋田猎,万一有衔橛之变,适遗予忧。其深戒之!”于是耶律隆绪狩猎之事大为收敛 。

耶律隆绪既不参与朝政,纵心于狩猎,左右狎邪与皇帝为笑话的人,太后知道的,重行杖责,皇帝也不免问责。衣服、御马皆太后检查。有的嫔妃进谗言皇帝,太后相信了,一定要在朝廷侮辱他。每承顺,毫无怨辞。喜欢读唐朝贞观重要的事,到太宗、明皇帝实录是钦伏,所以皇帝的名字连明皇帝名上一个字;又亲自把契丹字翻译白白居易讽谏集,召见番我们读的。他曾说:“五百年来中国的英主,远处是唐太宗,其次,后唐明宗,近处是宋太祖、太宗的。有人各道进贡进献珍奇,一无所取,都让他的弟弟。处理后才一个月,太后突然逝世,帝哀伤过度骨瘦如柴,哭会吐血。番汉群臣上奏说陵墓已经结束,应该改年号。皇帝说:“改年号为吉礼啊。居丧期间举行婚礼,是不孝的儿子。于是群臣说:“古代帝王,以日易月,应该效法古制。帝说:“我是契丹主,宁愿违背古代制度,不为不孝的人。他服丧三年 。

宋真宗驾崩,薛贻廓报告哀入境,幽州急递先听到。耶律隆绪集番汉大臣哀悼,后妃以下都是沾了眼泪,通过对宰臣吕德懋说:“我和哥哥皇不结好前,征伐各有胜负,到约定兄弟二十多年,哥哥皇升天,何况和我在同一个生命,年大两岁,我又有多少时候了?于是又哭。再次说:“我听说侄皇帝就仁宗皇帝。圣年纪还小,一定不知道哥哥皇分义,恐怕是我所之间,与我违约了。后来柴贻廓到网,到宋帝圣意,喜欢对皇后说:“我看侄皇帝来估计,一定不能失去哥哥皇的誓言。他又对吕德懋说:“晋高祖承嗣圣爷爷嗣圣,太宗的。爷爷,老翁呼啊。的力量大了!少帝登位,就背弃盟约,全部我所迷惑。侄皇帝一定会老实悠久了。他又对她说:“你可以先写信给南朝见太后,详细叙述妯娌的约定,使者往来,名传南朝。」又诏令燕京悯忠寺特设置真宗御灵,建立资福道场,一百天而结束。又诏令沿边各州不得奏乐。后来因为御宴,有教坊都知格守乐名格子眼转任色长,根据新谱宣读,皇帝想再升一级,见原名正犯宋真宗避讳,于是生气地说:“你充教坊首领,难道不知道我哥哥皇帝讳字?于是把笔抹他的宣而停止。北京僧人名字也犯宋真宗避讳,命令改名圆融。不久下令全国所有内外文武百官、僧道、士兵、百姓等侵犯宋真宗避讳的,都要改的 。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nmnhg5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