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瑞人物评价
赞曰:国之将亡也,先自戕其善类,而水旱盗贼乘之。故祸乱之端,士君子恒先被其毒。异哉,明之所称「三案」者!举朝士大夫喋喋不去口,而元恶大憝因用以剪除善类,卒致杨、…
赞曰:国之将亡也,先自戕其善类,而水旱盗贼乘之。故祸乱之端,士君子恒先被其毒。异哉,明之所称「三案」者!举朝士大夫喋喋不去口,而元恶大憝因用以剪除善类,卒致杨、左诸人身填牢户,与东汉季年若蹈一辙。国安得不亡乎!——(清)张廷玉等《明史》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njqp6eon.html
赞 (23)
相关推荐
李治人物生平
仁孝立储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庚寅,李治出生于长安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年),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李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开始由著作郎萧德言教授《孝经》,唐太宗问道:“你认为这部《孝经》中什么最重要?”李治对答道:“孝道最为重要,幼年侍奉双亲,长大后侍奉君王,最后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庙堂之上想着为国尽忠,退居…桓温人物评价
桓温生活简朴,富有军政之才,很熟悉兵法,也善于用兵,但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其战绩是负多胜少,而且多数是先胜后败。桓温一生主要有四次征战,即一次西征和三次北伐。西征之役胜之侥幸;第二次北伐虽胜,但规模不大;第一、三次北伐则都是惨败而归。这有主客观二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来说,桓温北伐不是真正想收复中原,而是志在立威,企图通过北伐,树立个人威信,伺机取晋室而代之。因此,他在作战中务求持重,在大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