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不美是雍正不喜欢乾隆老妈的缘故
熹贵妃钮祜禄氏能在史书上留下记录的原因是因为她有个世人皆知的儿子乾隆,乾隆即位后加封她为孝圣宪皇太后,对其有言必从,遇万寿节必率大臣行礼庆贺。皇太后八十大寿时,年己六十的乾隆皇帝还彩衣蹈舞,承欢膝下。钮祜禄氏活了很久,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长寿太后,一生也享尽富贵
熹贵妃其实并不受雍正宠爱:
她生于康熙三十年,十三岁时经选秀被指婚给当时还是贝勒的胤禛。从清廷《玉喋》和《实录》上看,钮祜禄氏出自开国元勋额亦都之后,不过据专家考证,钮祜禄氏的先祖其实是额亦都的叔伯弟弟额亦腾,此人无功无职,儿子吴禄都、孙子凌柱也都属于“白丁”之列。凌柱就是钮祜禄氏的父亲,史书上他的“内大臣”可能是熹妃受封后才得来的。因此,钮祜禄氏不仅不是“毓质名门”,反而出身寒微。野史中对于乾隆生母的诸多说法,什么“村姑”、“丑女”、“傻大姐”等等,想来也不是毫无根据。
出身不高贵也就罢了,钮祜禄氏相貌也不甚美观,故而一直不为胤禛看重,入府多年一直是侍妾。当然,史书上是不会记述她相貌难看的,但如果参看她日后六十大寿时,乾隆命画工为她画的盛装像《孝圣宪皇后朝服像》(现存故宫博物院)时,便可露出一点端倪。画中老太太身体微胖,方面大耳,鼻肥嘴阔唇厚。这在面相学上来说是福相,但有福气不代表有姿色,这种长相在年轻时,跟“美”字大概不怎么沾边。
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冬,钮祜禄氏偶尔得到了一次真正“入侍”胤禛的机会。当时,胤禛己晋升为雍亲王,身患时疫,病情严重,其他侍妾都不甚殷勤,只有钮祜禄氏日夜侍候,煎汤熬药,无不尽心尽力。“留侍”两个月,雍正的病好了,她也怀了孕,第二年生下弘历。不过,她的地位显然没有得到改善,直到雍正当了皇帝,才封她为熹妃。
弘历并不特别受父亲宠爱。雍正明显最喜爱贵妃年氏所生的福慧,如某次赏赐西瓜灯,福慧之名竟然在叔叔允禄之前。雍正六年六月二十日,《古今图书集成》告竣,雍正将其赏赐给诸弟、皇子和群臣,《集成》有棉纸书和竹纸书两种版本,弘历仅得竹纸书,福慧是皇子里唯一得到棉纸书的。几个月后的重阳节,福慧病夭,以亲王礼殡葬,这时年过十八岁的弘历连贝子都还不是。
雍正元年,雍正帝建立秘密建储制度,亲手密书皇太子弘历的名字,封藏在匣内,安放在乾清宫顺治皇帝御书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他为什么不选最喜欢的福慧而选弘历呢?因为福慧当时只有三岁,他不愿去冒“主幼臣强”的风险,故只在弘时、弘昼和弘历三个已成年的皇子中考虑。但弘时年少放纵,行事不检;弘昼不问政事,只知挥霍。而弘历不仅当年深受康熙喜爱,且体魄强健,才华出众,好事自然轮到了他的头上。
雍正八年,雍正帝患重病,为防不测,曾召大臣面谕遗诏,弘历太子之位其实己经半公开。而同年,钮祜禄氏也只晋封为贵妃而非皇贵妃,且未行册封礼。此时,敦肃皇贵妃年氏已病逝五年,距皇后乌喇那拉氏病逝还有一年,距雍正驾崩还有五年,而贵妃钮祜禄氏漫长的富贵人生却只能说是刚刚开了个小头。话回标题,雍正为何不爱熹贵妃,吾以为早年应该是真不喜欢,当了皇帝又秘密建储弘历为皇太子之后,小有变化,但为了保守机密,而使的一个障眼法而已,即表面上不喜欢弘历,不宠爱熹妃,而心里想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ncl4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