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元春督边治防

1885年秋,苏元春将广西提督署衙门从柳州迁往龙州办公。龙州小连城原为小垒城,由五山峰衔接连成一道城墙故称小连城。据县志记载,清朝光绪12年(公元1886年)广…

1885年秋,苏元春将广西提督署衙门从柳州迁往龙州办公。

龙州小连城原为小垒城,由五山峰衔接连成一道城墙故称小连城。据县志记载,清朝光绪12年(公元1886年)广西提督兼边防督办苏元春为抵御帝国主义者入侵,在中越边境线上修建工事和炮台,择小连城为军事指挥中心

1885年,苏元春随冯子材在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1885一1903年间任广西提督,并督办边防,守御南疆。他“取连城险塞,屯兵积粮”,“建行台其上”,“筑炮台百三十所”,构筑了一道边防要塞。因工程浩大,资费不足,他带头捐饱,“三易寒暑”才建就龙州连城。

当年苏元春在将山山巅筑左、中、右三座炮台,并修建兵房和道路,左可阻挡镇南关孔道,右可控制水口关隘口,与下冻、水口炮台连成一体,气势雄伟壮观。山腰的石窟寺庙枣龙云洞内建有保元宫,是苏元春的指挥部,洞中依洞设景,别有天地。山的南麓建有光禄寺和极恩亭。西麓的小垒城用石灰岩料石砌成长墙,与山巅的炮台相连,气势恢宏。东麓群峰环抱,形似“山肚”,是清军的营盘。

登上将山之巅的“连峰”,只见石砌的炮台古堡,傲然屹立,崖间的战壕蜿蜒于山梁之间,和古堡紧紧相连。这延绵三十余里的炮台群,如同是铸在西南边境的一道“长城”。

苏元春进口了130门19世纪最先进的大炮——德国克虏伯制造的120毫米口径的大开花巨炮,可以轰击从各个方向来犯的敌人。苏元春督边19年,建筑边防的防御工程固若金汤,使法帝侵略者虽然对广西虎视眈眈,但不敢越雷池一步,边境无战事,他在边境一线所安装的那些进口德国的克鲁伯大炮也因为没有发生战争而发过一发炮弹。

如此浩大的工程,花费人力、财力、物力是巨大的。苏元春奏请清政府拨款,清皇朝腐败无能,漠不关心,只给他拨下微不足道的款子。他没有望难却步,而是“殚虑经营,不遗余力”,采取边军施工,就地取材,捐俸节支,动用存饷等办法。为了使长期戍边的将士有个舒适的环境,安心守边,将“保元宫”总指挥部整饰得如“蓬莱仙境”一样。整个国防工程历时15年始完成,花费白银数十万两。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na94chd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