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唐相关记载
《唐才子传》记载
曹唐
唐,字尧宾,桂州人。初为道士,工文赋诗。大中间举进士,咸通中,为诸府従事。唐与罗隐同时,才情不异。唐始起清流,志趣澹然,有凌云之骨,追慕古仙子高情,往往奇遇而已,才思不减,遂作《大游仙诗》五十篇,又《小游仙诗》等,纪其悲欢离合之要,大播于时。唐尝会隐,各论近作。隐曰:“闻兄《游仙》之制甚佳,但中联云:‘洞里有天春寂寂,人间无路月茫茫,’乃是鬼耳。”唐笑曰:“足下《牡丹》诗一联,乃咏女子障,‘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于是座客大笑。唐平生志甚激昂,至是薄宦,颇自郁悒,为《病马》诗以自况,警联如:“尾盘夜雨红丝脆,头捽秋风白练低。”又云:“风吹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又云:“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皆脍炙人口。忽一日昼梦仙女,莺服花冠,衣如烟雾,倚树吟唐咏天台刘、阮诗,欲相招而去者,唐惊觉,颇怪之。明日暴病卒,亦感忆之所致也。有诗集二卷,今传于世。人云:有德者或无文,有文者或无德。文德兼备,古今所难。《典论》谓文人相轻,従古而然,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盾之极,则是非锋起,隙始于毫末,祸大于丘山,前后类此多矣。夫以口舌常谈,无益无损,每至丧清德,负良友,承轻薄子之名,乏藏疾匿瑕之量。如此,功业未见其超者矣。君子所慎也。
《太平广记》记载
曹唐
进士曹唐,以能诗,名闻当世,久举不第,常寓居江陵佛寺中亭沼。境甚幽胜,每自临
玩赋诗,得两句曰:“水底有天云漠漠,人间无路月茫茫。”吟之未久,自以为常制者不及
此作。一日还坐亭沼上,方用怡咏,忽见二妇人,衣素衣,貌甚闲冶,徐步而吟,则是唐前
所做之二句也。唐自以制未翌日,人固未有知者,何遽而得之。因迫而迅之,不应而去。未
十步间,不见矣。唐方甚疑怪,唐素与寺僧法舟善,因言于舟。舟惊曰:“两日前,有一少
年见访,怀一碧笺,示我此诗。适方欲言之。”乃出示唐,颇惘然。数日后,唐卒于佛舍
中。
译:进士曹唐因为能写诗,闻名于世,但长期科考,屡次不中。常来江陵佛寺中亭沼这个地
方。这地方因为环境幽静而有名。曹唐每天都到这里游玩、赋诗。写出“水底有天云漠漠,
人间无路月茫茫”的诗句。吟了不长时间,自认为以前写的都不如这两句。一天,还是坐在
亭沼上,刚要尽情朗诵,忽然看见两个妇人,穿着白衣裳,样子很闲适,姿色艳丽、慢步而
来,口中吟诵的正是曹唐前日写的两句诗。唐心想:“自写这两句诗,没过两天,别人固然
不知,怎么立刻让她二人知道?”于是赶忙去问那二位妇人,那二人不应而去。未到十几步
远,就不见了。唐正为此感到疑惑奇怪。曹唐平素与寺僧法舟很要好,于是把这情况告诉法
舟。法舟吃惊地说:“两天前,有一青年来访,怀中揣着蓝色纸笺,让我看这两句诗。我刚才正要说呢。”于是把那诗给曹唐看。曹唐精神恍惚、心中好像失掉了什么一样,几天后,死在佛寺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n5h3l2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