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卢绾为什么要叛变 刘邦对卢绾的信任超过他人

虽然在后世的时候张良萧何等人的声望更加高,而卢绾鲜有人知,但是其实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卢绾的威望还要在萧何等人之上,他是刘邦手下嫡系之中唯一一个封王的,而且还是封为了燕王,可以和中央内外夹击,对付其他的诸侯王,可见当时卢绾是多么的受信任。

可是卢绾不一样,卢绾一直和刘邦以兄弟相称,他一直跟随在刘邦身边。他基本上没做过什么事儿,立过什么功。但是他的官却越做越大,从宾客到侍中再到太尉,成了掌管军权的最高人物。直到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刘邦还允许他随便出入自己的寝宫,促膝长谈。有时候还和刘邦在一个被窝里滚到天明。他给卢绾的奖赏,超过了萧何,周勃等所有立过大功劳的人。
刘邦在争夺天下期间,封了七个诸侯王。但是这些王,严格地说,都不是刘邦愿意封的,是形势逼迫所然。比如韩信,是自己想当齐王,逼迫刘邦封他。彭越、英布,也是刘邦拉拢他们,让他们背叛项羽,而封他们为王的。韩王信、臧荼、张耳,那是需要用他们来对付匈奴。长沙王吴芮,则是需要用他来对付南边的赵佗大军。总之没有一个异姓王是刘邦心甘情愿封的。
但卢绾的燕王,却是刘邦自觉自愿封的。刘邦在平定了臧荼的叛乱以后,他完全可以不封。把燕地变成一个郡,收归中央。毕竟这时候,刘邦本来就在削夺异姓王。他要不封,谁也不会说他不对。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把卢绾封为新的燕王。

卢绾觉得这个道理说的对,所以才不主动打陈豨,而把陈豨保护了起来。这也造成了刘邦对他的怀疑,派人调查他,又召他来询问。这一系列的动作,把卢绾给吓住了,最后真的就被逼投奔了匈奴。
卢绾和刘邦从相知相爱,到最后两人互相猜忌,有卢绾这个人不够聪明,不明白刘邦一片苦心的原因;也有刘邦因为当了皇帝以后,两人等级的距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造成心的距离发生很大变化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n3eco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