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黄埔四凶是什么意思 黄埔四凶名字的由来
黄埔四凶的意思是指那四个被黄埔军校视为右派分子的干部和教官。这四位教官和干部都是爱国主义者,而这四个人呢分别是邓演达、恽代英、高语罕和张治中。因为都是黄埔军校毕业,同时也具有许多的共同点,所以被看作是“黄埔四凶”。
邓演达 曾任黄埔军校教练部副主任兼学生总队长,教育长
邓演达(1895—1931),又名策成、仲密,字择生,化名石生登,广东惠阳人。 邓演达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是著名国民党左派。
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育长。 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 随军北伐,指挥攻克武昌。曾被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农民部部长。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邓演达流亡欧洲。1927年11月1日,与宋庆龄等在莫斯科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的宣言》,声明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反帝反封建。
1930年春回国,在上海格罗希路大福里将1927年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任中央总干事,企图建立第三种政治势力。
1930年9月创办和主编《革命行动》,主张在中国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宣传反帝反封建反蒋。他邀集黄埔军校进步学生组织的“黄埔革命同学会”,成为跟蒋介石嫡系组织的“黄埔同学会”相抗衡的团体,在军事上构成对南京政府很大的威胁。
1931年积极筹划反蒋军事行动,因叛徒告密,被上海租界巡捕逮捕。翌日解往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蒋介石下令将邓演达从上海押解往南京,此期间,蒋曾派人劝邓演达放弃其政治主张,当即遭邓严词拒绝,表示“要为中华民族维护正气”1931年11月29日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n3d5f8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