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具中国远征军遗骸真相:曾埋骨缅甸猪圈垃圾场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反攻缅甸,旨在打通中印公路和中缅公路,收复缅北。时年24岁的尤广才,作为中国驻印军50师特务连连长,参加了这次关键战役。尤广才家里的书柜里有一个相框,镶嵌着一份影印的抗战勋绩表,上面记录着:1945年3月16日西保战役,尤广才“忠勇果敢,指挥从容,行动坚决,于3月16日攻破敌坚固阵地,追敌至数英里,使敌放弃抵抗”。在战斗中,一枚炮弹在他的右后方爆炸,尤广才因此在右腰上留下了一道很深的垂直伤疤。在9月3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时,他就和家人透露自己比较幸运,看到这次大阅兵,看到中国越来越强大。
尤广才的女儿昨天上午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已经是尤广才第三次参加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活动了,近年来很多关于抗日战争的活动都会邀请他去,他也参加了多次,只要是关于远征军的活动,尤广才就特别愿意参加。昨天早上尤广才和平时一样五点多就起床,被活动主办方接到了抗战纪念馆,当他刚到现场,看到“中国远征军遗骸回国”的字样和大屏幕上播放着的中国远征军作战画面时,尤广才哭了起来。
在活动过程中,他坐在台下第一排最左侧,旁边是他的女儿,扶着推他用的轮椅,老人穿着一件关爱老兵志愿者送给他的外套,不时眨着眼,泪水不断从眼角溢出来。活动有一个环节是他做3分钟的发言,当前一天接到活动主办方的通知时,他告诉女儿这个时间太少了,还想多讲会儿。
在女儿和志愿者的搀扶下,尤广才颤颤巍巍地走上四个台阶,一边流着泪,一边用浓厚的方言讲话,“就是太激动了,”他女儿说,尤广才拿出一份表明自己战功的老旧单据,说自己参加过远征军的激烈战斗,能在这样的仪式上登台讲话,非常荣耀。稍稍平复一下情绪后,尤广才回忆,“参与过远征军出国作战,见证了中国最后的胜利,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对于现在还有志愿者去异乡找到牺牲的远征军将士遗骸并运回国,尤广才表示,到现在还有人记着这事儿,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愿,“今天是我最痛苦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部分遗骸是将含有烈士骨粉的泥土收殓
此次发掘地为两个区域,中间隔一条土路,这两处地点同属一个远征军的墓园。由于雨季即将来临,发掘无法采用布探方法,只得改用探沟试掘法。陈靓介绍,每个葬坑内围绕遗骸范围均排列数十枚铁钉,所钉铁钉目的是标识出遗骸的空间范围。由于气候条件以及墓地多次改建等人为破坏,葬坑内的遗骸保存状况欠佳,约有5%的墓坑遗骨完全酥粉化,无法收殓,最终只能将含有烈士骨粉的泥土收殓。
陈靓以MDN150410-01举例,这个墓是正式发掘的第一座墓,在诺岛家院子的西南一隅,下挖深度约1.2米时,首先出土的是一块下端略残的胫骨,该个体只保存下肢左右侧股骨、胫骨、一小段腓骨以及几颗游离的上下颌臼齿。在散落的牙齿附近,出土了一枚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军帽帽徽以及两粒铜扣,帽徽锯齿内的蓝色已经有些褪色,铜扣也有锈迹了,帽徽下曾经的军帽只剩下一小块残布片,纹理仍然清晰可辨。通过人骨的解剖学姿势可以推断此墓为原葬。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n2e9kc6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