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下血本给北洋水师高薪,奈何政治腐败难以扭转失败命运

《北洋海军章程》记录了当时北洋水师的每年收入情况,一起看看海军提督年收入为8400两,是绿营提督的3.2倍;海军总兵年收入为3960两,为绿营总兵的1.97倍;…

《北洋海军章程》记录了当时北洋水师的每年收入情况,一起看看

清政府下血本给北洋水师高薪,奈何政治腐败难以扭转失败命运

海军提督年收入为8400两,是绿营提督的3.2倍;海军总兵年收入为3960两,为绿营总兵的1.97倍;海军副将年收入为3240两,是绿营副将的2.75倍;海军参将年收入为2640两,是绿营参将的3.55倍。

清政府下血本给北洋水师高薪,奈何政治腐败难以扭转失败命运

下面以邓世昌为例,看看他的收入:

邓世昌生前任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的管带(舰长)。按北洋水师相关资料记载,邓世昌的武官阶级是中军中营副将,并以总兵记名简放,加提督衔。也就是说邓世昌的军阶实衔是副将(从二品),并以总兵计俸,而提督则是因功授予的虚衔。

因此,他的年薪是官俸1584两,船俸2376两,合计3960两。折合人民币75万元左右,月薪为6万元左右。这在当时待遇是相当高的,也说明北洋水师在当时不仅是清朝军队中的骄子,舰长们的待遇也是无可比拟的。

清政府下血本给北洋水师高薪,奈何政治腐败难以扭转失败命运

邓世昌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捐躯报国,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引起朝廷震动。光绪皇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折合人民币1825万元左右)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卫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

清政府下血本给北洋水师高薪,奈何政治腐败难以扭转失败命运

聊这些并非猎奇,更不是宣扬金钱主义。只是想说明当时的清政府在海防上是下了血本的。但国家政治的腐败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即使花了那么大的本钱,也挽救不了失败的命运。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mkcdff8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