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尸谏的是春秋时期卫大夫史鰌吗

历史上有很多谏官,他们的目的是给国君提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意见政策,其中有一位还以自己的尸体劝谏国君的,他就是春秋时期卫大夫史鰌,下面看看是怎么回事。史鰌,字子鱼…

历史上有很多谏官,他们的目的是给国君提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意见政策,其中有一位还以自己的尸体劝谏国君的,他就是春秋时期卫大夫史鰌,下面看看是怎么回事。

史鰌,字子鱼,病且死。谓子曰:“吾不能进蘧伯玉(1),退弥子瑕(2)。生不能正君(3),死不能成礼(4),置尸北堂(5)足矣。”

鰌死,灵公往吊丧,其子具言。公曰:“夫子生而进贤,退不肖(6),死以尸谏,可谓忠矣。”乃召琢伯玉为卿,退弥子瑕,徒(7)丧正堂,成礼而后返。卫国以治。

第一个尸谏的是春秋时期卫大夫史鰌吗

注释

(1)蘧(qú)伯玉:春秋时魏国大夫,有贤名。(2)弥子瑕:春秋时卫国大夫,无德佞臣,善阿谀奉承。(3)正君:匡正国君。即纠正国君的错误行为。(4)成礼:按正规的礼仪安葬。

(5)北堂:夫人居住的寝室,非正室.按照礼节,人死后应寝于正室,即"寿终正寝"。(6)不肖:不贤(7)徒:迁移。

译文

史鰌(qiū),字子鱼,生病到了弥留之际。

他告诉他儿子说:“我既不能使蘧伯玉被提拔,也不能使弥子瑕被辞。我活着不能纠正国君的错误,死了就不能按正规的礼节安葬,把我的尸体放在北堂就足够了。”

史鰌死后,卫灵公来吊丧,史鰌的儿子把史鰌的这些话转告卫灵公。

卫灵公说:“夫子活着的时候推荐贤人,弹劾不肖之人,死了还要用尸体来进谏,可以称得上是‘忠’了。”

于是(卫灵公)召见蘧伯玉,封他为卿,辞退了弥子瑕。

把尸体迁移到正堂,按正规的礼仪安葬后返回。

卫国从此变得安定而太平。

上面就是史鰌尸谏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mcc7m3o5.html